第一百章 陈年旧案(第2页)
如果不是有天大的冤屈,如果不是被伤害得太深,一个普通人怎么会一听到“政府”两个字就有如此大的反应?
他拍了拍李雪儿的肩膀,示意她稍安勿躁:“没事,这在我的预料之中。二十年的积怨,不是我们三言两语就能化解的。”
两人走出刘明家破败的院子,尴尬地站在昏暗的巷道里,一时不知该何去何从。
就在这时,一个提着菜篮子的大婶从巷子那头走了过来,她看了一眼林长江和李雪儿,又看了一眼刘明家紧闭的大门,脸上露出“我懂了”的表情。
“两位是城里来的干部吧?”大婶停下脚步,压低了声音问道。
林长江点了点头,苦笑道:“算是吧。想找刘师傅了解点情况,结果被赶出来了。”
“唉,我就知道。”大婶叹了口气,脸上满是同情:“你们别怪他,老刘这人……可怜啊。他以前不这样的,也是个热心肠的好人。现在变成这个样子,都是被欺负狠了,给逼的。”
“大婶,您能跟我们具体说说吗?”李雪儿连忙问道,眼中带着一丝恳切。
大婶看了看天色,说道:“这里说话不方便。你们要是不嫌弃,去前面我家坐坐吧。我跟老刘是几十年的邻居了,他家的事,我最清楚。”
林长江大喜过望,连忙道谢:“那太感谢您了,大婶!”
大婶的家就在前面不远,虽然也不宽敞,但收拾得干净整洁,和刘明家那死气沉沉的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请林长江和李雪儿坐下后,大婶给他们倒了热水,便打开了话匣子,声音里充满了唏嘘和感叹。
“你们是想问二十年前那件事吧?”大婶摇着头,眼神飘向了远方,仿佛陷入了久远的回忆。
“那时候纺织厂倒闭,几百号人一下子没了饭碗。大家伙都去镇政府要说法,老刘也是其中一个。他不是去闹事,就是想问问厂里欠的三个月工资和安置费什么时候能发下来。家里孩子要上学,到处都是要用钱的地方,他是真急啊。”
“结果那天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跟一个姓王的干部吵起来了。我们后来听人说,是那个王干部说话太难听,指着老刘的鼻子骂他是臭工人,给脸不要脸,还推了他一把。老刘那时候年轻气盛,哪里受得了这个气,就还了手。两个人就这么打起来了。”
大婶说到这里,情绪有些激动起来:“都说是老刘把那个干部打伤了,可谁知道,老刘伤得比他重多了!我亲眼看见的,老刘是被两个派出所的人拖回来的,满身都是土,脸上青一块紫一块,那条腿……就是那时候被打的!当时就走不成路了!”
李雪儿听到这里,倒吸一口凉气,捂住了嘴。卷宗里只字未提刘明受伤的事情,只说他打伤了公职人员。
“可最后呢?最后判的是老刘寻衅滋事,关了三年!那个姓王的干部屁事没有,听说没过多久还升官了!”大婶一拍大腿,气愤地说道:“这还有没有天理了?明摆着是欺负人啊!”
“他出狱后,那条腿就落下病根了,干不了重活。为了治腿,为了继续往上告状,把家里那点积蓄全花光了。他媳妇本来也是个好女人,跟着他熬了好几年,实在是熬不住了。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孩子上学的钱都交不起,外面还欠了一屁股的债,天天有人上门要。最后,实在没办法,就带着孩子走了,再也没回来过。”
大婶的眼圈也红了:“你们说,一个好端端的家,就这么散了。老刘这心里该有多大的恨啊!这些年,他就靠着捡点破烂和政府那点可怜的低保过活,挣来的钱,一部分拿去买药,剩下的全都花在去上访的路费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