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第1页)
十一月初,云江市的天气转冷。
陆沉远照常七点到办公室。秘书送来一叠文件,都是需要审批的项目报告。
他一份份看过去,在关键地方做标注。
上午九点,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
议题是明年的财政预算。财政局长拿出一份厚厚的预算草案,逐项说明。
陆沉远听得很仔细,不时提问。
“教育支出为什么比今年少了两个亿?”
财政局长解释:“市里财政困难,只能压缩非重点支出。”
“教育是非重点?”陆沉远看着他,“义务教育经费不能削减,这是底线。”
“那其他地方就更没钱了。”
“其他地方可以缓一缓,教育不行。”
会议开了三个小时,最后把教育支出调回原来的水平。其他几个部门的预算被压缩了。
散会后,几个局长脸色都不太好看。
陆沉远没有理会。他回到办公室,继续处理文件。
下午两点,房管局长来汇报老城区改造进度。
第一期拆迁已经完成,安置房正在建设。但有个问题——建筑材料涨价了,原来的预算不够用。
“差多少?”陆沉远问。
“至少五千万。”
陆沉远揉了揉太阳穴。“让开发商承担一部分。”
“开发商不同意,说合同里没有这一条。”
“那就从其他项目调钱。”
房管局长为难地说:“其他项目也都很紧张。”
陆沉远沉默了一会儿。“我再想办法。”
房管局长走后,陆沉远给财政局长打电话。
财政局长说账上只剩三千万机动资金,不能全部用在老城区改造上。
陆沉远只能另想办法。
他让发改委去申请省里的专项资金,同时联系几家银行谈短期贷款。
这些事情都需要时间。
十一月中旬,钢铁厂传来好消息。
第二期技术改造提前完成,新生产线开始试运行。产品质量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省投资集团派来的总经理姓王,五十岁,做事很有魄力。他对厂里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精简了管理层,优化了生产流程。
陆沉远去厂里视察。
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忙碌。和几个月前相比,整个厂子的面貌焕然一新。
王总陪着陆沉远参观。“市长,现在厂里的订单排到明年三月了。”
“效益怎么样?”
“这个月能实现盈利。”王总说,“明年如果顺利,全年利润能达到五个亿。”
陆沉远点点头。“第三期改造什么时候启动?”
“明年下半年。”王总说,“不过第三期需要的资金更多,要二十五亿。”
“省投资集团会继续投入吗?”
“会。但希望市政府也能配套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