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招揽(第2页)
说完,对身后的秘书李轩示意,去把陈青的汇报稿拿过来。
包丁君拿到手中,压在了胳膊下,看着陈青,“现在,我想听听你个人,抛开稿子,谈谈你对当前江南市工作的看法。或者说,你怎么看待一个地方发展中的‘稳’与‘破’?”
问题来得突然,且角度刁钻。
陈青感觉到柳艾津的目光扫了过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旁边坐着的几位市领导,表情也变得微妙。
这不是一个让你照本宣科展示政绩的问题,这是一个考验你政治悟性、视野格局和应变能力的考题。
包丁君没说石易县,而是直指江南市。
这个问题即便是对任何一个区、县的领导而言,都是一道难以回答的问题。
甚至,还代表着林浩日与柳艾津展现出来的不同理念。
答好了,可能一步登天;答不好,之前所有的努力和印象分都可能大打折扣。
但包书记的身份和林浩日曾经是他下属的这一层关系,却让有几人开始在心头冷笑。
陈青没想到会遭遇这样的当面“质问”般的提问,微微扬了扬头,随即目光平静看向包丁君。
“感谢包书记给我这个机会,有错误的地方,还请您斧正!”
“无妨,就是相互交流一下。年轻干部和老同志之间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包丁君不管是手上的动作,还是语气,听起来都像是一个长者般的领导对下属的关心。
陈青压住清一清嗓子的想法,开口道:“包书记,我认为,‘稳’是基础,是底线。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没有团结的干部队伍,任何发展都无从谈起,如同无根之木。”
他语速平稳,声音不高却足够清晰,“但‘破’是必然,是出路。尤其是在积弊已深、矛盾凸显的时候,不敢破、不愿破,就会错失机遇,甚至让小问题演变成大危机。”
他略微停顿,观察到包丁君眼神中闪过一丝极淡的兴味,便继续沉稳地说道:
“而关键在于把握‘稳’与‘破’的平衡点。这个平衡点,我认为在于‘人心向背’。”
“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必须与广大干部群众的承受程度、期望程度相结合。”
“破了旧的,要能立得起新的,要让大多数人看到希望,得到实惠。这样的‘破’,才有根基,这样的‘稳’,才是动态的、积极的稳,而不是一潭死水的‘稳’。”
他没有引用空洞的理论,而是结合石易县近期清理石雷势力、处理青石镇事件、引入绿地集团和应对旅游高速项目等实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他的观点。
语气不卑不亢,既有基层干部的务实,又透露出超越年龄的思考深度。
但绝口不提江南市这盘棋更大的变动,只是把话题着力在石易县。
包丁君静静地听着,甚至还偶尔对身边的秘书指示记录,但脸上就看不出是赞许还是否定。
直到陈青发言结束,会议室里依旧一片寂静。
“嗯。”包丁君终于发出了一个单音节,打破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