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证据扩充 银行流水深挖(第1页)
沈知微回到办公室时,天已经亮了。她没有换衣服,直接走到办公桌前打开电脑。屏幕亮起的瞬间,她输入密码的手顿了一下。
心跳突然变快。
她闭上眼,耳边响起一段声音——是三年前的事。任远舟站在会议室门口,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对财务总监说:“这笔款走星海账户,备注写‘咨询费’,别用公司主体。”
当时她在场,但没在意。现在她想起来了,那家叫星海的公司,注册地在开曼群岛,法人代表是个空壳名字。
她睁开眼,立刻拨通程雪阳的电话。
“我需要查一个账户。”她说,“星海资本,离岸公司,可能关联任远舟的资金转移路径。”
电话那头传来翻纸的声音。“我知道这家公司。”程雪阳说,“去年我们查他海外架构时见过,表面做跨境投资咨询,实际是资金中转站。你有线索?”
“不是线索。”她声音很稳,“是确认。他三年前就开始用这个账户洗钱。”
程雪阳沉默两秒。“好,我马上调数据。”
挂了电话,她打开抽屉,取出那个旧怀表。表盖内侧刻着母亲留下的字。她轻轻摩挲了一下,放回口袋。
十分钟后,程雪阳发来消息:已申请司法协查令,正在接入银行系统。
她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写下几个关键词:星海、咨询费、三十七笔转账、时间跨度两年零四个月。
中午十二点,程雪阳推门进来。他穿着牛仔外套,手里抱着笔记本电脑。
“结果出来了。”他说,“星海账户在过去三年里,共接收来自远舟资本旗下五家子公司的款项,总额一点八亿元。每一笔都标注为‘咨询服务费’,税率按境外收入减免。”
他把电脑放在桌上,转向她。“问题在于,这些所谓的服务内容全是空白合同。没有交付记录,没有成果报告,甚至连项目名称都是通用编号。”
她走近看屏幕。“付款频率呢?”
“每月固定打款,金额递增百分之五,符合长期协议模式。”他滑动页面,“但真正的问题在这里——所有资金在到账七十二小时内,都会被拆分成多笔小额汇出,目的地包括塞浦路斯、新加坡和维尔京群岛的十几个私人账户。”
她盯着其中一条记录。“这些收款人身份查了吗?”
“部分能对应。”他点开一个名单,“有两个名字出现在任远舟亲属的持股结构里,还有一个是他大学同学,现在是某私募基金的法人。其余的还在比对。”
她问:“有没有流向国内账户的痕迹?”
程雪阳摇头。“表面上没有。但他用了三层嵌套结构。第一层是星海收钱,第二层通过一家注册在迪拜的贸易公司进行‘采购付款’,第三层再以‘设备进口预付款’名义回流到内地两家建筑公司。”
她眼神一紧。“哪家公司?”
“宏远建设,还有新辰工程。”
这两个名字她不陌生。三个月前,任远舟曾以这两家公司名义投标政府基建项目,最终中标。
“他们用假合同套取资金,再通过虚假交易完成闭环。”她说。
“没错。”程雪阳合上电脑,“而且整个流程设计得很慢。每一步间隔足够长,避免触发反洗钱系统的高频预警。”
她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街道。一辆快递车停在路边,司机下车搬货。
“这不是为了躲监管。”她回头说,“是为了让人觉得正常。”
程雪阳点头。“所以他选的都是看起来合规的操作。签合同、走审批、交税申报,一样不少。只是每个环节都在造假。”
她走回来,从包里拿出U盘插进电脑。“李仲文昨天发了初步检测报告。青海光伏项目确实虚报装机容量,骗补金额超过一亿五千万。”
程雪阳打开文件。“这笔钱去哪儿了?”
“还没查清。”她说,“但我怀疑,它也进了这套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