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灵篇 第九百四十七章 劝解楚念郎(第3页)
街道两旁种满了樱花树,尽头立着一块石碑,碑文只有四个字:
**回家之路**。
更令人震撼的是,每当有人类说出“我想你了”这三个字,这条街上就会亮起一盏路灯。短短数日,整条街已灯火通明,宛如一条通往温暖的银河。
老张的玄孙在接受采访时说:“爷爷告诉我,以前的人不敢说想,怕显得软弱。可现在,我们知道了,说‘我想你’,才是最强的抵抗。”
话音刚落,窗外恰好掠过一道极光。
明亮的绿光中,隐约可见一群身影手牵手环绕地球飞行。领头那人,手中握着一枚铜哨,正对着地面轻轻吹响。
哨音无法通过真空传播,但在场所有人都觉得,耳朵里响起了熟悉的声音。
同一时刻,“心舟二号”探测器穿越柯伊伯带,正式进入星际空间。
它携带的信息包比前辈更加庞大:除原有童谣外,还收录了十万段普通人的人生独白、五千首民间歌曲、三千封未寄出的信件,以及一段长达二十四小时的“沉默录音”??那是小雨葬礼当天全球停播时的真实环境音。
发射前夜,林晚受邀录制最后一段补充材料。
她没有说话,只是抱着一把旧吉他,轻轻弹奏了一曲自创的旋律。简单,缓慢,带着海风的味道。
“这是我梦见曾祖母教我的歌。”她对工作人员说,“我不知道她有没有真的唱过,但我觉得……她一定会这样安慰人。”
信号发射成功的那一刻,地球上几乎所有人做了一件同样的事。
他们拿出口哨,轻轻吹响。
一声,两声,千千万万声。
哨音汇成洪流,穿透电离层,融入宇宙背景辐射之中。
而在遥远的六万光年外,那艘接收过“心舟一号”信号的未知存在,似乎终于做出了回应。
这一次,不再是重复的童谣。
而是一段全新的旋律。
由三种陌生乐器演奏,节奏奇特,却莫名契合人类大脑的情感共振频率。更惊人的是,这段旋律的结尾,竟然完美接上了小雨母亲哼唱的摇篮曲最后一个音符。
仿佛,对方不仅听懂了,还在试着“接话”。
科研联盟立即成立“回应解析组”,但林晚只是笑了笑。
她在日记中写道:“或许他们不懂我们的语言,但他们一定懂得那种声音里的温度。就像婴儿不必理解词语,也能从母亲的哼唱中感到安全。”
她抬头看向夜空,轻声说:“欢迎来到人间。”
多年以后,当新一代的孩子问起:“为什么我们要每天吹一次口哨?”
老师们不再讲述苏璃、阿浪或小雨的故事。
他们只是带学生走到窗边,指着天空说:
“看见那道淡淡的光环了吗?那是我们所有人牵挂织成的网。只要你还记得谁,你就在这张网上留下了一个节点。而只要这张网不断,就没人真正死去。”
有个孩子举起手:“那如果我们忘了呢?”
老师沉默片刻,从口袋里掏出一枚铜哨,轻轻放在耳边。
“那你听听看。”他说,“风里一直有人在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