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似是故人来(第3页)
那是初一的暑假,海棠花开的正艳的时候,自己骑着自行车满镇子到处乱窜,仿佛在巡视自己的领地。
有一次,在这片区域,遇到了几个同龄的小孩正在欺负一个女疯子。
女人神志有些不正常,对危险也没有感觉,那些小孩都拿着石头扔她,额头都被打出血来了,她仍是乐呵呵地不跑也不躲。
陈北看不下去,就去制止那几个孩子的恶性,结果就被他们揍得鼻青脸肿,女人似乎知道他的善意,在他身边蹲下来,用袖子给他擦血。
两人同病相怜,陈北就问她家在哪里,有没有亲人,可惜鸡同鸭讲,对方嘴里含糊不清,只是念叨着一些他听不懂的语言。
但是最后,她还是把陈北的话听进去了两个字,回家。
她嘴里念叨着回家,便在前面带路,陈北送她回到了一处宅子。
陈北的性格,向来是有仇必报,被人无缘无故打了一顿,他气不过,就偷偷带了根铁棍准备复仇。
可镇子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要想找几个人挺难的,他天天就在这一片转悠。
那几个人没找到,却经常能碰到这个疯女人。
于是后来,他就习惯了,每天带着小铁棍,然后顺便带上些零食,过来跟疯女人一起吃。
吃完了,两人乱七八糟地说一会话,然后陈北就把她送回家。
就这样一个暑假过去,他没找到那些坏孩子,却跟疯女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唯一可惜的就是,两人谁也听不懂谁说的话。
可惜,后来寒假回来,疯女人已经不见了,他在附近打听了一阵,才知道,对方掉进井里淹死了。
当时他的心情很难过,还大哭了一场。
他也不知道疯女人的坟茔在哪里,只能是带点零食,来到两人以前经常待的地方,在这里祭奠一番,说几句对方永远听不懂,也听不到的话。
陈北想到这段经历,心情突然变得十分低落。
他去镇子上的点心铺子,买了疯女人最喜欢吃的豆沙馅的梅花糕,又来到了两人经常待的地方。
这里有一处石桥,石桥不远处有一口古井,女人就是溺死在这口井里的,现在已经被封上了,两人以前就是在这里吃零食。
陈北把糕点拆开,然后摞在古井的盖上,喃喃道:“或许这样对你也是一种解脱,早死早超生,就不用一直受苦了。”
站在井前抽了一支烟,然后才开始沿着送她回家的路走去。
穿过石拱桥,走进巷子,拐过弄堂。
这里的建筑,明显区别于其他地方,都上了年份的,房子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四水归堂设计,窄巷深院。
是东明镇最早的原居民的住所,也能看出一些高门大户的讲究。
重新走过这条路,就仿佛再一次将对方送回了家。
陈北站在大门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轻轻念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这首词是陈北高中学过的,最早却是女人念过的,对方唯有在念诗的时候,发音才准确,能够让人听得清楚。
陈北只顾缅怀,却没有看到,在他念诗的时候,旁边不远处站着一位女子,身穿素色衣服,手里拎着一个篮子,里面同样装着豆沙馅的梅花糕,早已泪眼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