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苏雅的震惊(第3页)
周正雄被任命为西南片区负责人,带队深入云贵川偏远山村,走访那些曾因贫困无法就医、靠扶阳散救命的农户。他们带着摄像机、录音笔、扫描仪,逐户采集故事。
在一个怒江峡谷的小寨子里,一位傈僳族老妇拉着他的手泣不成声:“十年前我肝腹水,县医院让我回家等死。是你家药救了我,我还活着,去年还帮女儿接生了个大胖小子!”
在凉山彝区,一名教师展示了整整三大本日记,详细记录了妻子服用扶阳散后帕金森症状逐步缓解的过程,每一页都附有日期、用药量、身体反应曲线图。
这些材料经整理后上传至“扶阳记忆云平台”,短短一个月内,收到全国各地有效证词一万两千余份,视频素材超三千小时,形成一部活生生的“民间医疗史诗”。
与此同时,国际舞台传来利好消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正式回函,表示“扶阳疗法”案例已被列入“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察名录”,并将派遣专家团实地考察。
压力之下,那项《管理条例》草案暂缓审议。
而就在这片曙光初现之际,周正雄收到了一封快递。
寄件人栏写着:周小宇。
里面没有信,只有一个U盘。
他颤抖着插入电脑,画面缓缓展开??是一段家庭录像。镜头晃动,背景是老旧的客厅,年轻的周正雄抱着五岁的儿子,正在教他认《扶阳辑要》里的药材图谱。
“这是黄芪,补气的。”
“这是当归,妈妈月经不调的时候喝。”
“爸爸,那你以后也要当医生吗?”
“当然啦,咱们家三代都是大夫,怎么能断了?”
画面戛然而止。
紧接着,跳出一段新录制的视频:成年的周小宇坐在桌前,神情复杂。
“我一直恨你。”他说,“可昨晚我看了你们网站上的‘记忆库’,看到那么多人因为你研制的药活了下来,我才明白……你不是没当好父亲,你是把自己的命分给了更多人。”
停顿片刻,他抬起头:“我想见你。我也想学这个。”
泪水模糊了屏幕。
三天后,一辆摩托车驶入疗愈森林。车上下来一个穿着皮夹克的年轻人,摘下头盔,眼神倔强却藏着一丝期待。
周正雄站在木屋前,一步步迎上去。
父子俩对视良久,谁都没有说话。
最终,是周小宇先开了口:“爸,我能从扫地开始吗?”
周正雄用力点头,喉头哽咽:“你能。”
春雷滚滚,山谷回响。新一批茯苓菌种被埋入土壤,艺术工坊的孩子们在陶罐上刻下新的愿望:“我想原谅一个人。”“我想重新开始。”“我想成为光。”
而在新建的扶阳学院奠基仪式上,陈东举起铁锹,铲下第一?土。
台下,周正雄牵着儿子的手,站在人群中。
他知道,火种已不止一人手持。
它正在蔓延,穿过山河,越过岁月,点燃一代又一代不肯低头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