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圈子(第3页)
“卧槽,那个回春堂不会就是老弟的吧?”
“对,那家企业就是我的。”
三人的嘴巴再次张开,梁博张得最大。
连声,卧槽,卧槽,卧槽。。。。。。
“老弟,你们现在开了很多店了吧,我开车在路上,经常见到。”
“江城市一共有四十家店,每个区里有两家吧。”
“你们店的生意挺好啊,很多时候,我都看到有人在排队,一天能卖多少钱?”
这话问的有些冒失,陈北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生意好,其实主要就是产品好,我无意间寻找到了一位华佗传人,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古医传承者,家谱都能追溯到唐宋时期,祖上还有人在宫里当过御医。”
“我就花钱买了他两个方子,没想到做出来的效果这么强。”
“卧槽,老弟,你有眼光啊。你这门生意了不得,比我给人家跑个手续,办个批文的有前途多了。”
谢林没想到就这么简单,他还有些懵逼,“就这么做,你几个月就挣了几百万?”
“对,反正钱是没问题,现在就是研究研究哪个厂子最困难,尽快帮他们走出困境。”
“华光机械厂,到现在账面上还亏着一千多万呢,要不然你把这个场子盘盘收了吧,干这几个月,我头发一抓一大把,愁死我了。
“拉倒吧,机械厂就是个无底洞,而且还有坐牢的风险,我可没那么大的本事。”
“呵呵,你这话说的,陈工那事都是误会,我会想想办法看看怎么弥补。要不然你投点钱,占点股?”
“谢哥,以前的事情过去了就翻篇了,您也不用想着弥补。但您也别从我这里找资金,去银行贷款就行了,反正机械厂那么多产业。”
“能贷我还不贷么?麻痹的银行,需要的人他是一分不给,不需要的拼命给人塞。”
几人感慨一阵,最后主要是陈北和路向东在聊。
路向东简单跟他说了一下流程。
首先需要陈北先跟工厂的管理者代表碰个面,提出意向,然后工厂管理者向上申请,相关部门会成立专门的小组,负责监督、评估和职工安置。
然后还需要第三方的资产评估机构加入,必须要权威的机构。前些年改制被重新调查的,大部分都是少了这么一个程序,诸如华光机械厂。
当初的资产评估,都是厂子里自己做的,没有权威性。
路向东还向陈北建议,要聘请一个律师事务所,主意资产权属、重大合同、债权债务、劳动争议、合同合规性等方面的问题。
请一个会计师事务所,负责核实财务报表、资产真实性、盈利能力、潜在负债等。
最核心、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跟工作小组的谈判,其中职工安置这个问题最为关键。只要是妥善安置好了职工,不会有人闹事,那就算是跟预期有些出入,工作小组一般也会接受。
总之是一个慢工?活,急不得。
路向东对这块十分专业,这些经验是陈北以前不具备的,这让他大受启发。
原本犹如一团乱麻般的事情,突然找到了一个线头,只要顺着一点点拽,那么工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陈北也有点兴奋,多喝了两杯,他也豪气了一会,对三人说道。
“今后一年,你们吃的壮阳药,我全包了。想吃就去店里拿,记在我的账上,管饱!”
这话让三人哭笑不得。
不过,经过几个小时的相处,他们也彻底认可了陈北。
梁凡还一个劲地给他介绍自己的业务,又是什么电视机的批文,什么冰箱空调的批文,什么汽车的批文。
现在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时代,有些地方依旧是并轨式发展,他们这种商人还有一些折腾的空间。
两人勾肩搭背,陈北对这些都不感兴趣,便悄声说道:“你要是能弄到土地批文,有多少我要多少,不过必须保证是正规的。”
梁凡神情微微有些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