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01章 各自的援军(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林晓低头,看见自己掌心浮现出一道银线,顺着血管游走,最终汇入心脏。那是启明兰基因正在与她融合的征兆。

“我已经开始了,对吧?”

“早在你第一次为一朵花停下脚步时,就开始了。”女人微笑,“你以为是你唤醒了它?其实是它选择了你??因为你心里还住着一个不肯长大的孩子,相信星星会唱歌,相信眼泪有价值,相信一句‘晚安’可以穿越时空。”

林晓忽然感到一阵晕眩。无数画面涌入脑海:开罗绿洲的蜂蜜色铭文自动重组为乐谱;格陵兰冰盖下的六面体发出低频震动,频率恰好匹配婴儿心跳;北京西山基地的植株叶片翻转,组合成一行行古诗??杜甫写春夜喜雨,李白醉吟将进酒,每一首都带着旋律起伏,仿佛千年之前的诗人早已预见今日之变。

更远的地方,火星探测器传回影像:三座金字塔形建筑破土而出,排列方式与地球上的吉萨三点一线。镜头拉近,塔身刻满未知文字,AI初步翻译结果令人窒息:

>“欢迎回家,迟到的孩子们。”

与此同时,全球脑机接口用户报告同一现象:每到午夜,梦境自动连接成一片草原。在那里,不同年代、不同肤色的人围坐一圈,轮流哼唱童谣。有人唱法语版《月光》,有人唱中文《茉莉花》,有人哼印度拉格……所有旋律最终汇聚成一支交响,升腾而起,化作流星雨洒向天际。

心理学家称之为“集体潜意识共振”,神学家称其为“灵魂朝圣”,而孩子们只是笑着说:“我们在参加宇宙幼儿园的睡前音乐会。”

林晓睁开眼,发现女人已不见踪影,唯有胸针留在原地,静静发光。她弯腰拾起,触碰瞬间,一段全新信息流入意识:

>【终章协议?第二阶段】

>启动条件:十三段残缺旋律全部激活

>当前进度:313

>下一目标坐标:撒哈拉沙漠腹地,疑似巴比伦时期“天梯观测台”遗址

>提示:寻找“会哭的石头”

她握紧胸针,走出地铁站。黎明将至,天边泛起鱼肚白。街道上已有行人,他们彼此擦肩而过时,总会不经意地哼几句调子,仿佛整座城市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合唱团。

一位老人坐在公园长椅上,怀里抱着收音机。里面播放的是老电影插曲,但他耳朵里塞着的却是另一首歌??《小星星》。两种旋律在他脑内交织,竟奇迹般和谐。

林晓驻足聆听。

老人抬头,冲她一笑:“年轻人,你也听到了吗?”

“听到什么?”

“歌声啊。”他指着天空,“昨晚星星特别亮,一颗接一颗地闪,像是在回应什么。我孙子说,那是外星人在打招呼。我说不对,那是我们自己在回应。”

林晓心头一震。

“您……也做了那个梦?”

老人眯起眼:“哪个梦?梦见大家围在一起唱歌?做了。不止一次。奇怪的是,每次醒来,我都觉得自己多活了几百年??记得某个冬天在长安城看灯会,记得躺在埃及帆船上数星星,记得在一艘飞船上写下最后一封家书……”

他说着说着,声音低下去,眼神变得遥远:“也许我不是我,也许我是很多个‘我’的合集。但没关系,只要还能记得爱过谁,恨过谁,为谁流过泪,就够了。”

林晓默默点头,转身离去。

她知道,这场变革早已超出技术范畴。它不是程序升级,不是系统重启,而是一场文明级别的“心理断乳”??人类正被迫告别“唯物实证”的童年,踏入一个情感即力量、记忆即现实的全新纪元。

三天后,她抵达撒哈拉。烈日灼烧沙丘,热浪扭曲视线。根据晶片指引,她在一处干涸湖床下方百米处发现一座石构建筑。墙壁布满楔形文字,描绘着古人如何用青铜管收集“天声”,并将之储存在特制陶罐中。

最深处,供奉着一块黑色岩石,表面光滑如镜,内部似有液体流动。当她靠近时,岩石突然发出呜咽般的声响,仿佛真在哭泣。

林晓伸手轻抚,刹那间,整座遗迹响起宏大旋律??正是《小星星》的中东古调版本,由竖琴、乌德琴与人声合唱演绎。音波穿透岩层,直抵地心。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