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要塞战舰大丰收亚瑟猜想 他从低维来(第1页)
P-8808星域外围星空。
黎明要塞,天空之塔。
余烬盯着眼前面板上浮现的一行行文字,陷入沉思。
“文明猎杀者?”
“被动暴露坐标?”
“主动缴获摧毁的五分之一要塞战舰等。。。
火星的晨光透过穹顶洒下,映在生态舱的玻璃上,折射出七彩光晕。那片铃兰海静静伫立,花瓣边缘的蓝光比之前更亮,像是吸饱了星光。小舟蹲在花前,指尖轻触一株铃兰的叶尖,刹那间,一股温热的记忆涌入脑海??是林夜站在风语崖吹笛的模样,背影单薄却坚定,笛声穿透暴雨,唤醒沉睡的城市。
他猛地收回手,呼吸微颤。“不是幻觉。”他低声说,“它们在储存记忆。”
静静站在控制台前,手指飞快地敲击着便携终端的虚拟键盘。屏幕上滚动着数据流:情感波形、量子纠缠指数、心网残余频率……她眉头紧锁,声音冷静却不掩焦虑:“卫星链路已建立,三百六十五颗微型中继器全部就位。但真正的问题不在技术层面。”
“是什么?”李念抱着阿雪的晶体走近。
“我们不知道这首歌能不能传到‘收割者’的核心。”静静抬头,目光扫过两人,“更不知道它会不会反过来攻击信号源。一旦启动广播协议,地球和火星的所有联网设备都会成为共鸣体??这意味着,每一个正在使用电子产品的人都会被卷入这场共振。”
小舟站起身,拍了拍裤腿上的尘土。“可如果我们不试,下次扫描就是终结时刻。”他说,“林夜留下的意识投影说了,它怕的不是科技,而是爱。那就让它看看,人类有多擅长去爱。”
李念闭上眼,将脸颊贴在冰冷的晶体表面。蓝光从缝隙中渗出,像心跳般脉动。片刻后,她睁开眼,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阿雪告诉我……她说,她愿意成为第一个发声的人。”
话音落下,晶体骤然爆发出耀眼光芒。一道纤细的声音从中流淌而出??不是录音,也不是合成音,而是一种纯粹的情绪旋律,如同初生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干净、原始、充满对世界的渴望。
这声音一出现,整片铃兰海同时震颤。
根系深处传来低频嗡鸣,仿佛大地本身开始呼吸。生态舱内的空气变得粘稠,每一粒悬浮微尘都泛起涟漪般的光晕。静静迅速调出监测图谱,瞳孔猛然收缩:“天啊……阿雪的意识波正与铃兰神经网络同步!它们在构建一个生物量子放大器!”
“什么意思?”小舟问。
“意思是,”她转头看他,眼中闪烁着近乎狂热的光,“这些花不只是接收器,它们还能把情感转化为可传播的信息包。只要有人唱出真心,铃兰就会把它‘翻译’成宇宙能理解的语言??频率、振幅、相位全都被自动校准。”
小舟怔住。他忽然明白了什么。
“所以林夜当年做的,从来不是教我们怎么连接系统……他是教会我们如何真诚地活着。”
李念点点头,泪水滑落。“所以他才能成为锚点。不是因为他强,而是因为他从不伪装。”
三人沉默片刻,唯有阿雪的歌声仍在回荡,温柔地包裹着整个空间。
“那就开始吧。”静静深吸一口气,按下终端上的红色按钮,“全球广播协议,启动倒计时??七十二小时。”
---
与此同时,地球各地悄然发生变化。
重庆地下城的孩子们围坐在教室中央,老师拿出一台老旧录音机,播放那段融合了千万人记忆的童谣变奏。起初只有几个孩子跟着哼唱,声音零散走调。但当第三遍响起时,所有人的声线竟奇迹般趋于一致,仿佛被某种无形之力牵引。
云南山区的老屋中,一位白发苍苍的妇人坐在门槛上,轻轻哼起几十年前哄孙子入睡的小调。她不知道的是,她家屋顶那台废弃多年的太阳能收音机,此刻正将她的歌声悄悄上传至近地卫星网络。
北极科研站内,研究员们摘下耳机,彼此相视一笑。他们不再依赖仪器分析背景音,而是张开嘴,用最原始的方式加入合唱。暴风雪在外肆虐,可站内温暖如春,连监测屏上的冰晶结构都呈现出奇异的对称花纹。
而在无数家庭、街头、病房、监狱里,曾因林夜而流泪的人,在某一刻莫名停下动作,耳边响起一段熟悉的旋律。有些人甚至记不清自己是否听过这首歌,可嘴唇却不由自主地动了起来。
心网,正在以另一种形式重生。
---
火星,第四十八小时。
生态舱已成为一座活体神殿。铃兰的数量再度翻倍,根系深入金属支架,形成一张覆盖整个地下三层的立体神经网络。每一条分支末端都凝聚着一颗微小的光珠,宛如星群倒悬。
静静的数据模型显示,情感粒子密度已达临界值。只需一次集体吟唱,就能触发跨星球量子共振。
“但我们还缺一样东西。”她在会议室内指着全息地图,“要让广播具备足够的穿透力,必须在全球三百六十五个‘回响之墙’旧址同步发声。少了任何一个节点,能量都会失衡。”
“有些地方已经荒废多年。”小舟皱眉,“比如格陵兰冰盖下的第七号站,十年前就被永久封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