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0章 天道好还血腥的白人奴隶贸易(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其二,就是客观需要了。

马拉列车,既消耗了过剩的钢铁产能,又能极大的提高赵朔汗国的生产效率。

这马拉列车,赵朔主要用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矿场内部,用轨道运输沉重的矿石。

第二个方面,就是连接水路。

无论是这个时代,还是到了后世,水运都是大宗运输最便宜的方式。

但是,挖运河的耗费太大了。

尼罗河运河总共还不到四百里,就用了十多年时光,死了八十多万人。

赵朔能在华夏修多少人工运河?有异族奴隶也撑不住啊!

所以,在各河流之间修建轨道,不建人工运河而是用马拉列车联通起来,就是一个折中之路了,

这些铁轨将华夏各地更紧密的连在一起。

第三个方面,也就是类似于赵朔汗国的第一条实验性铁路了。

这条铁路是专门用来运输煤炭的。

经过工部官员仔细设计,这条铁路的起点是中都附近的门头沟核心煤矿区设置的煤炭集散货场,终点是永定河畔大型转运码头。

这条铁路全长五十六里。

然后,再从永定河装船,运入中都城。

到了现在,中都城总人口超过了一百四十万,以这个时代的技术条件来讲,人口太多了。

如今主要有两个问题解决。其一,百姓们的生活用水问题。其二,就是百姓们日常的燃料了。

对于第一个问题,赵朔重修京杭大运河,解决了一部分。以后,还得继续想其他法子,进一步解决。

第二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是烧煤,而不再烧木炭或者木头了。

随着这条铁路的建成,煤炭价格大大降低,当能解决中都百姓日常燃料的问题。

这条实验性铁路成功之后,赵朔就可以逐步在矿山内部用铁路,以及用马拉火车的铁路充当河流之间的连接了。

不管怎么说吧,就在华夏淘金热大兴,内部建设如火如荼之际,赵赫率领三万大军到达了匈牙利的佩斯城。

如今距离蒙古人和欧罗巴人达成和平协议,已经近十个月了,蒙古人并没有回军。

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赵赫还没率领大军到波西米亚布防呢,总不能不在波西米亚驻军吧?

其二,也是最关键的,无论贵由还是察合台的身体,都支撑不住长途跋涉了。留在西方,他们俩还能多活些时日。如果当初就启程向东,恐怕现在已经归于长生天的怀抱了。

因为这两个原因,波兰和匈牙利那些剩余的青壮,也还没有依旧处死。

毕竟,蒙古人还需要他们种田,供养大军呢!

完全从赵朔汗国和术赤汗国买粮食,也不是个事。

“什么?你的意思是,不杀那些欧罗巴人,而是卖给赵朔姑父?”贵由满怀疑惑地向赵赫看来。

到了现在,察合台的身子还可以支撑,亲自率领拜答尔、忽必烈、蒙哥等人,将赵赫迎入了大汗金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