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狗头金的震撼华夏淘金大时代(第2页)
破屋更遭连夜雨,最后一次他的海船在南海遇上了风浪。周四安虽然侥幸捡了一条命,却血本无归了。
从此周家就一蹶不振,三哥已经订好了的亲事也黄了,他们家也成为全村的笑柄——老老实实土里刨食多安稳,海商是咱们这些庄户人能干的吗?瞧瞧周四安那小子吧,把爹娘攒了一辈子的钱投进去了却连个响儿也没听着,兄弟俩连媳妇都娶不上了。
周四安的父母面上无光。
周四安的三哥周三安更是唉声叹气,准备进行移民了。福建土地不多,帝国海外的土地可是多的是,到了地方发田宅,发牲口,发土地,甚至发女奴!就算不发女奴,娶个异族女人也是非常容易的事。
不过,也只是准备而已。
故土难离,家乡又不是活不下去,老实巴交的周三安,还真没下定决心。
周四安做海贸生意连累了全家,别提多郁闷了。
赶巧这时候,他听说了澳洲发现金矿,国家鼓励私人开采的消息。
拼了!去澳洲淘金发大财!
周四安的心重新躁动起来了。
他从家里拿了仅存的十个银元,又从银行贷款了四十元,凑了五十元,前往澳洲淘金。
这些银元,就是赵朔汗国银行发行的货币了,一个银元相当于一两银子。
原本赵朔汗国的银行,是只有汇款没有贷款的业务的。不过,为了鼓励淘金(实际上是鼓励移民)开通了贷款的业务。只是这些贷款,现在还是仅仅放给愿意去海外淘金却没有足够本钱的人。
周四安了十五个银元,在泉州港买了张去澳洲新桐港的船票,终于今天到了这里。这船票是包括在船上的三个多月的饮食的,周四安知道行情,这个价格已经算是非常公道了。
当然了,下船之后,还不能马上淘金,还得进行军事训练。
赵瑾总共才三个汉军八旗千户,却要管理相当于四个浙江行省的地盘,当然不可能面面俱到。
要在澳洲采矿,还得防备当地土人的袭击。
这训练不是免费的,半个月的训练和食宿,以及一身皮甲和一杆长枪,一把腰刀,周四安总共了十三个银元。
然后,他们一行四十七个淘金客,才在一名新桐国士兵的引领下,向矿区前进。
连行了二十一日,他们遇到了一次土人的突然袭击。一个倒霉蛋被一个飞去来器砍伤了脖子死了,还有两个受轻伤的。
他们也不是好惹的,追杀那土人进了他们的部落,把这个一百多人的土人部落都扬了。
土人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他们猎取袋鼠等动物为生,以野生植物、坚果、浆果等为辅助食物。也就是他们本身,那抓获的三十二个土人奴隶有些价值,卖给官府一个人能值三个银元。
官府不会让这些人淘金,而是再以每人五个银元的价格,卖给移民,做一些粗浅的活计。十年后会给他们分一些田地,给他们恢复自由身。这些土人为奴十年,也应该学会种田了。
澳洲的土人还不到一百万,这些土人之前和华夏也无冤无仇。赵朔汗国不会做的太过分,还是会给他们出路的。
周四安一行人好不容易到达了矿区。
矿区不是山,而是一条河。
富含黄金的石英矿脉在地表经过千万年的风化、破碎,被雨水和洪水冲刷到附近的河流中。
由于黄金密度极大,它会在水流减缓的地方沉积下来,例如河床的裂缝、转弯的内侧、巨石背后或基岩之上。
许多金块并不会被冲刷得很远,它们往往在靠近原生矿脉的河段聚集,形成“金块带”。
淘金者梦寐以求的,就是找到这样的地带。
澳洲的金矿实在是太多了,先从这些最容易开采的“金块带”进行开采。
眨眼间,又是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
“奶奶的,淘金这活也不好干啊!”
周四安结束了一天的淘金劳作,累得躺在干草铺上的“床榻”上一动都不想动,心中不断感叹着。
他曾经去工坊里做过一个多月的工,这里可比工坊累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