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1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二人出门后,言公彦将门合上,去上首坐了。而后对傅徽之道:“坐罢。”

傅徽之便步至下首,视膝而坐。

看着下首坐得端正的人片刻,言公彦先开了口:“我并非执意阻拦你二人在一处。我只是有顾忌。”

傅徽之谦逊地回:“愿闻其详。”

“最初我是愿意你二人在一处的。只是后来傅家出事,我又奉命去收捕傅家全族。我便再不能让小女嫁你。可她执意要去寻你,我允了,我以为她会忘记你。可时隔七年,小女仍一门心思扑在你身上。今年她又遇见你时,我便在想,难道真是上天要成此孽缘?”

傅徽之很平静地说:“并非孽缘。我明白言公的忧虑了,言公是忧心我会因你曾收捕我家人而记恨。有一事言公或不知,晋王、不,如今的太子殿下曾同我说过一事,他说当初收捕比原定迟了一日。而收捕恰在为我二哥送丧之后,我料是言公所为。”

“你所料不错。家有丧事,若我在原定之日将你全族收捕了,何人为亡者送丧呢?但延迟收捕日并非我能擅专之事。是我具奏呈禀圣上,请求迟一日收捕。若我敢私自延迟时日,你与那奴婢逃了,我便难辞其咎。”

傅徽之离坐而拜:“多谢言公。”

言公彦也离坐上前将傅徽之扶了起来,又问:“阿莹该同你说过,当年我收捕你全族的事,她并不知情。信么?”

傅徽之直视言公彦,说道:“如何不信?阿莹的性情我清楚,她若知道,必会先来知会我。”傅徽之停了停,又添了一句,“纵她知情,我也相信她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傅修虽愚钝,却也并非是非不分之人。我心中从未怨过言公,更不会怨阿莹。”

言公彦看着面前人诚恳的目光,微微动容。“这便我的顾忌,忧心你心有芥蒂,不能全心全意对阿莹。你既如此说,我便能安心了。”

傅徽之重新拜下去:“谢言公成全。”

“快起来。”

傅徽之不肯起:“还须代阿莹赔罪。阿莹性急,若昨日曾说出什么对言公不敬的话,想也并非有意。还请言公勿怪。”

“你是好孩子啊,还想着我与阿莹的父女之情。她是我亲生女儿。哪有亲父怪罪子女的?只望她莫怪我才好。”

“太子殿下说那事时,阿莹也在,我能想到,她自也能。当年的事,她不会怪言公。阿莹能明白言公的苦心。”

“她能不能知道我的苦心我不知,今日方能体会当年外舅嫁女之心啊。”言公彦叹一声,问,“何时成婚?”

“傅修尚须服丧,成婚要三年后了。”

言公彦听了胡子一撇,颇为不满。但也不想因为这种事说什么。他又想起来言心莹的话来,此人确实是守孝道。

“你也说了阿莹性子不好,是随了我了。今后你多包涵。”

“性急并非性子不好。阿莹她一直很好。”

“你能如此看,甚好。”言公彦望向屋门,道,“阿莹定也跟着你罢,教她进来,我有话说。”

“是。”傅徽之慢慢退出中堂,一路踏出大门。

门外女子散了许多。怕是知道言家既然肯见傅徽之,她们便再没什么指望。

余下女子见傅徽之猝不及防开门出来,正面向她们,不少人忍不住惊呼一声。也有见了人反而羞赧地转过头去的。

傅徽之只扫了一眼,便寻到了背对着他正在欣赏面前那堵坊墙的言心莹。

他径直向言心莹走去。

傅徽之走时刻意避开了人群,但所过之处左右的女子还是如惊弓之鸟一般四散逃远了些。

走到言心莹身后,她还如不觉一般,正用纤细的手指轻抚着墙面,感叹道:“墙不错,新砌过了罢?”

傅徽之低笑一声,轻轻握住那素手,牵着人转身。

言心莹未料傅徽之会如此,毫无防备,不由惊呼一声。只是惊叫声出了一半,看见四面八方的女子都投来目光,她又忙着捂脸低头。

她向来坦荡,不知此刻为何会生出种无地自容的感觉。只能拼命遮着面。

偏傅徽之还不紧不慢地走着。

四周女子私语声愈高。不远的距离言心莹走得十分煎熬。

好不容易进了门,言心莹才能长长松口气。

“做什么突然……”她又想起什么,又道,“我爹他……你……”

见言心莹如此语无伦次,傅徽之不由失笑:“言公未曾为难我。他想见你。”

言公彦未曾为难傅徽之,这让言心莹有些意外。

想起言公彦想见她的事,言心莹迟疑道:“我、我还是不去了罢。我去了又会坏事。”

傅徽之安抚道:“没事的。见了言公,先谢罪。”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