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潼关之行(第2页)
三人尚未坐稳,忽听得门外一阵脚步声,一位身着医师袍服的老者走了进来。此人须发皆白,却目光如炬,一见之下,李信心中一惊,手已不自觉地按上了刀柄。
那老者见状,连忙摆手道:“三位英雄,老朽吴又可,不过一介游医,并无恶意。老朽见三位脸上所戴之物颇为奇特,不知是何物所制?”
满穗见老者并无恶意,便示意李信稍安勿躁,解释道:“此物名为口罩,乃我等用来防范疫病之物。”
吴又可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之色,道:“能否让老朽一观?”
满穗点头,从怀中取出一只口罩递给吴又可。
吴又可接过口罩,仔细端详,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之色,赞道:“真是巧夺天工,妙极!妙极!”
良烨在一旁见状,心中一动,连忙查阅起相关资料来。
原来这吴又可竟是一位医术高明的神医,他的瘟疫学说领先西方医道两百余年,更曾写下《瘟疫论》这样的传世之作。
良烨心中对吴又可敬佩不已,忙让满穗留住他。
于是,四人在客栈中围坐一桌,细谈城中疫情。
吴又可脸上露出忧虑之色,叹道:“老朽虽略通医术,却对这疫病束手无策,实感惭愧。”
满穗安慰道:“吴老前辈,我等此行,正是为了根除这疫病而来。”
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堆形状奇特的药丸,放在桌上。
吴又可看着桌上的药丸,眼中露出疑惑之色。
他伸手拿起一粒,放在鼻端闻了闻,又轻轻舔了舔,却尝不出其中的成分。
这让他这位自诩尝遍百草的游医,也不禁有些尴尬。
“老人家,您不必多虑。这些药丸乃是良爷赐予的灵丹妙药,非寻常药物可比。”满穗解释道。
“良爷?灵丹妙药?”吴又可皱了皱眉,摇头道,“老朽从未听说过这位良爷的大名。倘若这世间真有如此灵丹,又怎会让这世上的疫病肆虐,百姓受苦?”
李信兄弟闻言,不禁哑然失笑。
他们觉得这位吴老前辈虽然医术高明,却似乎有些固执己见。
吴又可见三人这般神情,心中更是不悦,站起身来便欲离去。
就在这时,满穗手中突然多出一只口罩,举到吴又可面前问道:“老人家,您看?”
转眼间,桌上便堆满了口罩。
吴又可瞪大双眼,简直难以置信。
他揉了揉老眼,再次凝神看去,那些口罩仍稳稳当当地摆在桌上。
“这……这莫非是仙家手段?”吴又可激动得老泪纵横,“潼关城的百姓们,此番终于有救了!”
言罢,他便欲下跪致谢,却被李信一把扶住。
随后的日子里,满穗三人以吴又可弟子的身份,随同他一同救治潼关城的百姓。
每当见到那些贫苦的百姓,他们还会留下大堆的食物,以解燃眉之急。
不久,吴又可的名声便在潼关城内传得沸沸扬扬,人们纷纷称他为“再世华佗”。
某日,一名兵士模样的人突然闯入了吴又可等人的住所,粗声粗气地问道:“谁叫吴又可?”
吴又可抬头望去,平静地答道:“老夫便是。”
兵士上下打量了他一眼,点了点头说:“听说你能治这疫病?”
“能。”吴又可简洁地答道。
“好,军营里现在疫病肆虐,你收拾一下,随我来。”
于是,满穗四人跟随兵士来到了军营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