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中小
第65章 逼宫老朱朱允熥就藩爭执(第3页)
能够把蓝玉等武勛党羽从京城赶到辽东关外苦寒之地,已是一个大功劳。
朱元璋刚刚宣布蓝玉流放辽东的决定,通政使蔡瑄便立即出列,高声道:
“陛下!臣有本奏!”
朱元璋眉头一皱,淡淡道:
“讲。”
蔡瑄躬身一礼,朗声道:
“按太祖祖训,成年亲王、郡王不得久居京师,以免干预朝政。允熥殿下年已十六,理应立即就藩,请陛下明鑑!”
吏部尚书侯庸紧隨其后,附和道:
“陛下,蔡大人所言极是!允烃殿下既已封郡王,若继续滯留京城,恐有违祖制,更易引发朝野非议!”
侯庸这一附和,满朝文官,立即骚动起来,很快就有多人出列。
“臣等附议!殿下已成年,宜就藩歷练,以免天怒!”
逼宫。
还以天怒为藉口。
文官集团至此,终於图穷匕现。
今日朝会,他们的矛头,根本不是蓝玉,而是朱允熥。
武勛一列顿时譁然。
颖国公傅友德气得身子颤抖,怒吼:
“荒谬!成年之后,就要就藩,敢问,同是郡王,为何允炆殿下不去就藩,他可比允熥殿下,还长了一岁。”
傅友德这话一出,殿內六部尚书、侍郎齐齐向傅友德投来嘲讽的目光。
在他们看来,朱標病逝之后。
储君人选,已经明朗。
就是庶长子朱允炆。
傅友德现在提出,让朱允炆就藩,就是大逆不道。
等朱允炆登基称帝,就凭傅友德今天这句话,削去国公,流放边地,都是轻的处罚。
“文官治国,武勛安邦……。”
朱元璋高坐龙椅,低声喃喃,目光如渊,冷冷扫过满朝文武。
殿內霎时死寂,喘息之声,如重物坠地般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