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秘密结党叫一声同志(第1页)
凡是汉家少年郎。
哪一个不嚮往强盛的汉唐。
哪一个不想著效仿霍去病,大破匈奴胡虏,封狼居胥。
一百年前,文天祥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容赴死。
陆秀夫背著年仅八岁的南宋皇帝赵昺跳入海中,崖山之后,再无中华,汉家疆土沦为蒙古人放牧的牧场。
四十年前的元末,彭莹玉、刘福通“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率眾揭竿而起,各路豪杰並起,红巾军的旗帜插遍各地。
明太祖朱元璋也在其列。
刚刚起兵之时,他在第一面战旗上写下八个大字:“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
日月为明。
这就是明朝的命名由来。
现在,洪武年过去了二十五年,朱元璋行將就木,朝堂之上,曾经投元的文官集团捲土重来,把持朝堂六部大权。
文武之爭、皇位继承人之爭、藩王与封地土官之爭、彻查贪腐与排除异己之爭,愈演愈烈。
大明需要一场从上到下的变革。
而指望已经年迈的朱元璋,已不可能。
指望靠著文官集团的朱允炆,更是想都不要想。
“同盟会,想不到,允熥你的志向,竟是如此远大,我不如矣。”
朱高炽喃喃自语,看向朱允熥的眼神变了。
朱允熥提出的“驱逐韃虏、中兴大明、再现盛世,天下太平”的纲领,可以说,概括了立国、强国、治国、安国四个阶段,让人听了,就是热血沸腾。
朱高炽自蒙学起,就学的是治国之道,天下太平,是他的理想。
与之相比,朱高煦想的要简单许多。
他只在乎驱逐韃虏这头四个字。
北伐。
杀韃子的基因,刻在朱棣、朱高煦这一对父子的心底。
“檀郎,需要我们做什么?”
徐妙锦眼神炽热,伸出右手,放进朱允熥的掌心。
檀郎谢女。
这称呼也代表了,她认可了朱允熥未婚夫的身份。
“妙锦,你跟著燕王妃、靖江王妃多与朝中文武官员內眷走动,侧面打探其言行举止,然后记录下来,整理成册备用。”
“还有,先不要作任何的试探引导,就听她们说就可以了。就算是知道其有贪腐行为,也不要声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