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最后大战 祖宗的功劳簿上(第4页)
泰昌帝认为,大明的人才培养体系出了问题,想改变就要大规模改革,而这,不是他能做到的。
自古以来,推行改革的都没有好下场。
最典型的例子,正德帝和嘉靖帝。
这两位都没有好下场。
可恰恰是这两位,给大明注入五十年生机,哪怕名声最差的隆庆帝,也是为了大明皇族而献身。
战争,对大明而言,突如其来。
大明还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
准确地讲,是大明沉浸在繁华之中,已经忘掉了国外的压力,也压根没有往战争方面考虑。
而现在的战争计划,还都是崇祯帝制定的呢。
偏偏崇祯帝制定的诸多计划,到现在还行之有效。
不得不说,弘业帝和泰昌帝,都没什么真本事。
不过,崇祯帝还有终极武器!
到现在还没研制出来。
随着战争的降临,研发速度加快,预计在十年内研究出来。
泰昌帝担心,其他藩国也在研究这东西,必须要争分夺秒。
转眼到了泰昌十四年,大明发射第一颗航天器抵达月球。
七千年来,汉人对月球充满希冀,拥有太多灿烂的诗篇和月亮有关,而汉人的浪漫往往和漫天星辰息息相关,终于在泰昌十四年,大明发射出一颗航天器,抵达月球。
大明第一次公开,景泰帝对月球的猜想。
景泰帝认为月球上居住着外星人,随时监控地球,被称为景泰大猜想。
刚开始都觉得这个猜想很荒诞。
可随着查阅古籍,发现神话传说中的一万年前,确实没有关于月亮的记载,月亮仿佛是忽然出现的。
这次航天器登月,就是要解开景泰大猜想。
泰昌十五年,大明在南极建设第一个科考站,印证着大明已经有能力征服严寒。
泰昌十六年,大明对全世界山脉进行了重新测量,提出更加精确的高度。
就在当年,泰昌帝病重。
太子朱怡锦登基,年号延宁。
朱怡锦给泰昌帝上庙号光宗,谥号贞。
延宁帝登基后,主动召集各国首脑,展开和平谈判,希望各国罢兵,恢复战前局势。
大明又喊出和平口号了。
真的有点可笑。
不过,各藩国根本就没理他。
战争继续。
朝廷却支持各国进行停战游行,要求战争停止,恢复世界秩序。
终于在延宁二年,Z26峰会上,25国发言人一致要求取消明元世界统一货币,各国有权发行自己的货币。
而这,大明绝不同意。
大战打了十几年了,大明并没有衰落,核心原因,就是世界货币。
而战争的起因,也跟世界货币息息相关。
如果换做张居正在时,一定会调整政策的,大明用货币统治世界已经一百五十年了,改换一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