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8章 最后大战 祖宗的功劳簿上(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弘业十二年,大明组织反击。

然而,却在同年,弘业帝病逝,太子朱和圳登基,改元泰昌,为大明第十七帝。

给弘业帝上庙号毅宗,谥号为简。

泰昌帝登基后,立刻扩大攻击范围,将大明局部战争,扩散到全球战争。

泰昌四年,战争的局势发生了变化,似乎真的有向第三次世界大战发展的趋势。

世界各国其实都想从大明割肉。

可现代战争,距离已经不再是问题了。

想吃大明的肉,大明就把所有国家拖下水。

转眼到了泰昌七年,完全演变成了世界战争。

可是,大明国内依旧歌舞升平,影视行业仍旧竞相竞争,反而战争刺激经济,让经济再创辉煌。

说实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张居正制定的三战国策,大明并没有贯彻执行。

第三次世界大战,应该是大明先挑起,大明统一世界的战争。

可惜,朝廷缺少政治强人,防守有余,进攻不足,想在战争中取得巨大成就,已经不现实了。

大明缺少一个能最高统帅,最好由皇帝担任,奈何皇帝承担不起来这副架子。

无论是皇帝,还是满朝公卿,抑或民间百姓,几乎从小到大都没经历过苦难时代。

他们和景泰朝的文臣武将不一样,他们都是吃过苦的,知道甜来之不易,作为创业者,是永远都得不到满足的。

和正德朝的文臣武将还不一样,他们小时候还吃过些苦头,更知道守业不易,愿意再多吃一些苦头。

和嘉靖朝、万历朝的更不一样,战争逼到他们的头上,被迫站起来抗战。

可到了现在,泰昌朝就完全不一样了。

国内歌舞升平,国外则战争不断。

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都丧失了扩张属性!

已经小富则安,已经满足于现在的富裕生活,已经失去了居安思危的思想!

所以,现在的人不行了。

如果三战没烧到家门口,他们是不会参战的。

人都是有惰性的。

现在的大明,就是躺在先祖的功劳簿上享受,没有人愿意再做开创的创一代了,也不愿意吃那些辛苦了,更不会为子孙后代担心了。

景泰朝,所有人都在为后代担忧。

正德朝,无惧战争,甚至跃跃欲试,尚且有效仿祖先的雄心。

万历朝,尚且因为钱财焦虑。

可到了崇祯朝,百姓的生活太幸福了,幸福到已经忘记了什么叫烦恼,更不会担忧后代会如何。

眼看着大明衰落,也没人去扶一把。

这个时代,不会诞生海瑞了,不会诞生张居正了,不会诞生于谦了!

没有受过苦难的人,没有经过血与火的人,是不懂得珍惜的,更不懂得把好生活延续下去的。

他们就是朝廷养的猪,彻底养肥了,失去了自主思考的能力了。

现在的人,追求的是快乐!

而不是上进!

景泰朝玩命干,眼看着自己干出来的江山,心潮澎湃,十分激动。

现在,是拼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