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中小
第476章 战后复苏 崇祯盛世八(第6页)
因为消费!
明人实在太能消费了,本质是因为有保障!
就算年轻时候把钱都花光了,等发养老金了,还能过一样的日子。
根本不用担心明天的钱!
明天的钱存在银行里呢,到年纪就开始发了。
以前民间不信的。
可是,朝廷发了一百多年了,信誉杠杠的,太信了。
如果削减保障,就会造成老百姓手里有钱却不敢花的窘境,大明还无法保持盛况。
可给保障吧,又不生孩子,三十年后大明就没有年轻人口了,一百年后大明亡国了。
这就是一个极端悖论。
保障和劳动,就是一对矛盾体。
崇祯帝也苦恼,但他最生气的是,民间不养老人的思想,这种不孝思想真的可怕。
他都不明白,这种思想是哪来的?
儒家思想里,没有这一条啊。
核心原因,物欲横流。
钱永远不够花。
因为好东西太多了,多少钱都不够花。
以前是,有钱没地方花。
当然有钱给爹妈养老了。
现在呢,什么都要钱,什么都能买,有多少钱都不够花,没钱给爹妈养老。
再一个就是工作忙,请人照顾吧还请不起,太贵了。
一来二去的,也就促成了这种思想的诞生。
崇祯八年,崇祯帝下旨,要求各界修订法律,重修孝道法律,要求民间重视孝道。
可是,朝臣那关都过不去。
这么多年了,有几个爹妈把儿女告上法庭的呀?
都是实在受不了了,才举报的。
儿女都敢做这种事了,还怕你法律制裁呀?
朝廷设再多法律,改不了人心的。
搞得崇祯帝也没辙。
好好的崇祯盛世,却多了几颗老鼠屎,让崇祯帝犯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