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最后大战 和平下(第1页)
第479章最后大战:和平(下)
延宁二年,军中冒出两个人杰,一个叫李自成,一个叫张献忠。
在国外战场上屡立奇功,被迅速提拔,已经成为局域战场统帅了。
连延宁帝都没搞明白,李自成和张献忠,明明是两个书生,前者是经济学博士,后者是管理学硕士。
跟打仗都不沾边,也没有走科举的道路,就是两个科研人员。
却在战争之初,他们穿上戎装,报名军中。
进入军中后,因为他俩的学历出众,被调去当秘书,他俩都不约而同的拒绝了,而是在基层军队中服役。
一场场小战打下来,一步步升迁。
最后干到到了局域战场的统帅,荣封侯爵,就差一步就能当国公了,估计战后,军功足够封王了。
说到勋贵。
这些年,受到舆论冲击最大的除了皇帝制,就是勋贵。
勋贵快要被坑死了。
皇帝制根深蒂固,因为把勋贵推在前面当挡箭牌,所以勋贵饱受冲击,皇帝制却根深蒂固。
而皇帝制又和勋贵深度捆绑,勋贵不可能抛弃皇帝而单独存在,被迫为皇帝抵挡所有风刀雪剑。
李自成善于打攻坚战,张献忠善于长途奔袭。
两个人互相看不上,互相瞧不起对方。
所以在战场上两个人在较劲。
延宁四年,李自成在美洲战场上打开局面,包围夏国首都。
次年,张献忠在西欧战场上打开局面,轰炸大元两京,大元投降。
延宁六年,大明在世界战场上取得节节胜利的时候,延宁帝的太子遭遇车祸,经由调查发现,是法国皇帝朱厚熜策划的。
太子双腿截肢,一个有残疾的太子,是当不了皇帝的。
他请命去主持欧洲战场。
朝臣不同意,但延宁帝爱子心切,又觉得换太子亏欠长子,也就同意了。
可太子到了西欧半年,就将西欧战局搅得一团乱麻。
而法国皇帝朱厚熜把他耍得团团转。
太子瞎搞,把张献忠给气死了,导致欧洲战场崩盘。
紧接着,非洲战场绝地反击,大明节节败退,转瞬就丢了西欧和非洲两大战场。
而两大洲抽出兵力,支援夏国,李自成在北美苦苦支撑。
此时已经是延宁九年,大明国内对战争已经到了极致不满的地步,因为战争已经影响百姓生活了。
百姓对开疆拓土不感兴趣。
他们只对柴米油盐感兴趣。
他们对国家大事不想参与,只对物价高低时时关注。
百姓就是百姓,过自己的日子。
朝廷就是朝廷,管好你们自己的事。
两者互不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