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千里迢迢寻子(第2页)
那时,张梅梅已经入行五六年,拐孩子跟吃饭喝水一样心态平稳,早就把十八年前那次拐卖忘得一清二楚。
如果不是孩子的母亲还在苦苦寻觅,这个孩子存在世上的痕迹,早就没入长河。
在警方拿着齐徽小时候照片,让张梅梅辨认时,张梅梅完全没有印象,警方只能通过当年参与涉案人员的记忆,大概摸出几个地点,通知当地警方实地排查。
最后选出一个远离江省千里的西部农村,可能是齐徽被卖的地点。
那个地方,到现在还是有名的贫苦县,除非齐徽有很好的机遇,不断努力学习,这个错位了十八年的小孩才可能改变人生,走出这个泥泞地。
但这只是美好的幻想。
等园长妈妈跟警方千里迢迢赶到可能买了齐徽的家庭后,才发现齐徽早在十三四岁,初中还没毕业的年纪就离家出走。
而那户心心念念想要个儿子的父母,是本地老实巴交的农民。
他们买小孩,也是因为妻子生不出男孩,需要一个孩子传宗接代。
同时需要的一个男孩干活,冠他们家的姓,然后跟她家其中一个女儿结婚,当上门女婿,生下的孩子认这对夫妻做爷爷奶奶。
本来就是买来做工具的儿子,自然不会被很好对待。
偏偏,一直没有生出儿子的夫妻在买了齐徽的第二年生下属于自己的男孩。
这一下,本来就没有地位的齐徽,更加没有了利用价值。
这对夫妻试图找从前的中间人,把孩子重新卖掉,但那时齐徽已经八岁,记很多事了,人贩子不愿意接手。
夫妻俩就动了把孩子卖给其他村子没有孩子的人家,实在不行就扔到沟里,自生自灭。
还是孩子的爷爷看不下去,把齐徽接到自己的小破屋里养着。
按照之前警察排查跟村里了解情况后得知,爷爷跟夫妻两个不同,对齐徽很好,宁可自己饿着肚子,也要让孩子先吃饱。
只是这地方贫困缺水的,孩子的爷爷在齐徽十三岁时病死了,死时刚过了六十,在木板上躺了一夜才被人发现断气。
失去抚养人的齐徽,在养父母家待不下去,不得不辍学外出打工,没有了牵挂,他这一走再也没有回来。
园长妈妈听了,差点站不稳跌倒。
好在随行的女警扶住了她。
“没事没事,只要找到就好找到就好。”园长妈妈不停安慰自己,在找不到儿子的漫长岁月里,她早就想过最差的结局,现在眼看着我孩子要找到,是活的就可以。
她家境殷实,可以尽最大的努力弥补孩子。
女警目露不忍,细声劝解,“不用担心,虽然他十年没回来过这里,至少找到了不是?”
“只要是人就有痕迹,总能在找到的。”
“而且他外出务工,用的应该是这户人家儿子的身份,他上过学肯定有户籍,只要他在交社保,就能查到。”
但女警有一个可能没说,那就是这里的户籍管理不仔细,孩子当初上学只是村里人打证明打招呼,根本没有留下学籍。
那么离家出走的齐徽,可能一直是以黑户的身份生活的。
甚至为了生存,他还制造了假身份,那么这样寻找齐徽,无异于大海捞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