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不是好事(第2页)
“您过奖……”
就这样一个吹棒,一个谦虚,顺带着吃完了一顿饭。
店员又泡了茶,三个人端着茶杯吸溜着,门外传来一阵响动。
一个,两个,三个……不大的功夫,进来了好几个穿白大褂的。要不是后面又有人抱着好几件仪器进来,李定安还以为谁打了120。
然后,一位穿着行政夹克,相貌普通的中年人踏进了老残居。
“何副……不,何馆长?”
老人很是吃惊,连忙站起迎了上去,“您怎么亲自过来了?”
“正好顺路,听说有人发现了熹平石经,就过来看一眼!”
和老人握了握手,他又仔仔细细的打量着李定安,满脸惊讶:“这位就是李老板,够年轻的?”
李定安伸出了手:“你好!”
何副馆长握住,用力的摇了两下:“久等!”
“客气!”
“真没客气,这可是国宝?一般人一听才十万块:我脑子有坑?”
何副馆长笑眯眯的,“所以李老板真不一般!”
李定安愣了愣:这人挺有意思啊?
……
关德海居中介绍,他才知道,这人来头不小:国博的副馆长。
但说话很幽默,也很随意,聊了一阵,两人颇为投机……
调试好仪器,研究人员开始检测,看这些叫不上名字的仪器,李定安就知道,博物馆相当重视。
转了一圈,看到上面“荧光”、“拉曼”、“热释”、“光释”等专业名词,李定安虚心求教:“关老师,用这些仪器检测的物质是什么,石头?”
“不是石头本身,是油和墨!石经并不是直接在石板上刻字,而是要先进行粉刷之类的处理,然后书写,之后再凿刻……
虽说过了近两千年,但经石上肯定还有油和墨的残留物。再根据残留物的氧化程度,就能推断出器物的大致年代,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断代……”
“学到了,关老师渊博!”
“你别和老头子客气……”
话没说完,一位研究人员过来,把一张纸递给了何安邦。
资势极标准,“哗”的一下,纸抖的平平展展,一看就是开惯了会,发惯了言。
正转着念头,何安邦“哈”的一声:“真的!”
“各项数据都证明,这一块石砖就是源自东汉灵帝时期、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石经:熹平石经,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果然!
不论是关德海,还是经理和店员,更或是研究员,全都站了起来。也不知道是谁带头鼓了一下掌,然后,大厅里便响起悦耳的掌声。
何安邦又握住了李定安的手:“我代表国家博物馆向李老板表达最诚挚的感谢:谢谢!”
李定安含蓄的笑了笑:“何馆长言重了!”
就在这时,门外跑进来一位市场部的工作人员:“关老师,市场里的游客和商户都在往这边挤,说是要看一看国宝……”
关德海眉头一皱:这可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