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全剧终 终成传说(第5页)
刘季人还没回咸阳,竟然因差阳错地在咸阳先给自己刷了一波好感。
同年九月,在南郡奋斗了一个多月的田击等人,终于传回了一个让赵郢都忍不住心中狂喜的消息,通过赵郢提供的三系法,田击等人成功地培育出了第一棵杂交水稻的母株!
“田击,真是我大秦的福将,国士无双,国士无双,胜过千军万马啊!”
看着自家孙子忘形地在大殿里来回疾走,始皇帝不由抬手捏了捏眉头,有些无奈地道。
“郢儿,稳重,稳重,咱都是当皇帝的人了,哪能遇到一点事,就激动成这个样子?大父教过你多少次了,每逢大事要有静气啊……”
赵郢脸上兴奋之色未减,凑到始皇帝面前,有些促狭地晃了晃手中的急报。
“大父,你可知道,我手上这个消息到底意味着什么?”
见始皇帝目光探寻地看过来,赵郢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大笑道。
“从此,我大秦再无粮食短缺之虞!杂交水稻成功了,大父您可知道,以后,我大秦的水稻,每亩的产量可达多少?”
赵郢狠狠地握了一把手。
“至少十几石!”
始皇帝:!!!!!!
手一哆嗦,胡子都给薅下来好几根,此时他也顾不得这些了,一把拽住赵郢的手臂。
“郢儿,你刚才说什么?亩产十几石?”
始皇帝有些不敢置信地看着赵郢。
他虽然早就听说,自家孙子和田击正在捯饬一种据说产量极高的水稻,但是就算是在他的脑门上开个洞,他也想不到,这个极高竟然能高到这种程度!
凭空高出十几倍!
这已经完全超乎了这个时代人的想象。
其实,又何止这个时代,几十年前,我们自己也未必能想到,有朝一日,我们的粮食能有如今的产量。
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如今,因了自己,未来照进了现实!
这一刻,赵郢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杂交水稻的出现,未必能彻底解决后世所有时代的饥荒,但至少为解决饥荒提供了一种可能。
“总会比原来好一些吧……”
赵郢认真轻轻地吐了一口气。
“什么好上一些?真要是能亩产十几石,何止会好上一些!”
始皇帝没有听出赵郢的意思。
他早已经忘了告诉自家孙子要有静气的事,他很是激动地反复看着手中田击的这一份报告,虽然报告上的很多词汇,他完全看不明白,但这不妨碍他的激动。
他只需要看清楚,这被称之为杂交水稻的水稻,亩产到底能达到多少就可以了!
赵郢也没有解释的意思,笑着点了点头。
“大父说的对,一定会好上很多!”
哪怕后世的子孙再混账些,对百姓再严苛些,也好过后世历史上那些触目惊心的记载吧?
赵郢心情很好。
甚至比当初自己真切地意识地,已经改变了历史,改变了大秦的走向的时候,心情都要更加好上几分。
一个人深处泥潭,处在最底层的时候,或许想的就是如何挣扎求生,但一旦到了赵郢如今的地步,他其实就真的很想为天下苍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改变了。
……
始皇帝二十九年。
不知道是不是长天的垂怜,田击的团队,又在南郡和会稽等到发现了几株雄性不育株,同年六月已经成功地培育出了一大片的母株。
杂交水稻的培养彻底成功!
同年七月,位于阿房学宫内的杂交水稻培养基地。
始皇帝,赵郢,冯去疾,李斯,蒙毅,治粟内史腾,少府史禄,内阁首辅曹参,御使中丞陈平,王翦、太尉缭、赢係、范增,大秦三公九卿,所有能提得上号的重臣,几乎全部赶到了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