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与军方合作(第2页)
挂掉电话后,他立刻拨通生产部负责人李维的号码。
“李经理,准备启动A号线技改预案,我要在未来两周内看到第一条试验产线搭建完毕。原料采购清单今晚就会发给你,优先保障高纯碘化锂和特种聚合物供应。”
“可……我们现在还没拿到最终配方啊!”李维有些迟疑。
“不需要最终版。”尚德语气坚定,“先按目前最优参数建线,后续边生产边优化。记住,我们要抢时间,不是等完美。”
这是他在前世学到的最重要一课:在高科技领域,永远没有“完美”的产品,只有“最快”的落地。
放下手机,尚德靠在椅背上,望着天花板出神。他知道,从今天起,自己再也不是那个被人私下议论“爱装比”的年轻老板了。一条全新的技术路线因他而生,一家濒临边缘的企业因他而活,越来越多的人会开始认真对待他说的每一句话。
可这也意味着,他的每一个决策都将承受千百倍的scrutiny(审视)。一旦失误,不仅是个人声誉受损,更是整个团队心血的葬送。
“重生者……”他轻声念道,“如果真是的话,那我欠这个世界的,是不是也该还了?”
第二天清晨,石小集团总部大楼前已聚集了数十家媒体记者。红色横幅高悬:“热烈庆祝我司固态电池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闪光灯此起彼伏,直播镜头对准了即将登场的主角们。
耿英一身正装,神情庄重地走上台。他原本提议由尚德亲自发布消息,却被后者婉拒:“我只是提了个想法,功劳属于全体研究人员。”
于是,这场发布会成了杨文道和他的团队的高光时刻。他们在台上详细展示了实验过程、数据分析和未来应用前景,台下掌声不断。有记者提问:“请问这项技术是否具备量产可行性?”
杨文道自信回答:“我们已在规划中试生产线,预计六个月内完成首批样品交付。”
台下的尚德微微点头。他知道,这只是开始。真正的战场,在千里之外的国际展会、在每一份客户订单、在每一次对手发起的专利诉讼中。
发布会结束后,耿英找到尚德,递上一杯咖啡:“你不出席,很多人会觉得遗憾。”
“遗憾就遗憾吧。”尚德接过杯子,抿了一口,“我又不想当明星,只想把事情做成。”
耿英沉默片刻,忽然问道:“尚德,我能问你个私人问题吗?”
“你说。”
“你……以前是不是做过这方面研究?或者,有什么特别的经历?”
尚德抬眼看他,目光平静如水。
“你觉得呢?”
耿英苦笑:“我觉得你不像是普通人。可你要说是科学家吧,又没读过材料系;要说你是商人吧,偏偏对技术细节了如指掌。我甚至怀疑……你是不是来自未来?”
尚德怔了一下,随即笑出声来:“你信不信,我说我是重生者?”
耿英愣住,旋即以为他在开玩笑:“那你告诉我,未来会发生什么?”
“股市涨跌、谁当选总统、哪支球队夺冠……这些我都记不清了。”尚德收起笑容,认真地说,“但我记得一件事:五年前,有一家中国企业因为错过了一次技术转型,最终倒闭。上千名员工失业,投资人血本无归。我不想让历史重演。”
耿英心头一震。
他知道尚德说的是谁??正是原来的石小集团前身公司。五年前因固态电池研发停滞,融资失败,最终破产清算。而如今,同样的时间节点,同样的技术瓶颈,却被一个人轻轻一句话扭转乾坤。
“所以你是回来救我们的?”他声音低沉。
“我不是来救谁的。”尚德望向远处忙碌的实验室大楼,“我是来改命的。”
两人久久无言。
中午时分,一封加密邮件悄然送达尚德邮箱。发件人代号“X”,内容只有一行字:
【北美某实验室正在尝试复现您的方案,进度约30%,建议加快专利布局。】
尚德眼神一凝,立即回复:
【启动“影盾”计划,所有核心参数加密归档,对外发布版本保留5%冗余误差。联系德国合作方,提前签署技术授权框架协议。】
他知道,风暴即将来临。而这一次,他不会再让任何人夺走属于他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