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80(第28页)
说不定史稿上笔误来着,人家就是德忠
天啊,是那个德柱?
集美们,我去查完资料了,德柱是个贪污的
我崽真是群狼环伺啊
……
李礽眯了眯眼睛,他自穿越过来,就没听说过德柱,一直只有个德忠,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德柱被自己蝴蝶掉了,一种是德忠就是他。
梁九功招呼了一声,让德忠上前来。
“朕刚刚同保成说,让你做他的哈哈珠子,保成同意了,你可能行?”康熙看着德忠问道。
这从天而降的喜饼子将德忠砸得晕头转向,他犹如一只呆鹅一般愣在了当场。
“瞧着,这人怕不是乐傻了,还不赶紧谢恩?”梁九功在一旁笑着提醒道。
德忠恍恍惚惚回过神来,一下子跪倒在地,先给皇上磕了三个头,又给太子爷磕了三个头,激动得语无伦次,“奴才以后一定好生照顾太子爷,一辈子跟着太子爷。”
“那你这名字不错,德忠,品德,忠心,希望你人如其名。”康熙笑着说道,如此一来,保成的哈哈珠子的名额已经满了,那些想安插人进来的王公大臣们该死心了。
一想到自己的案头会少了不少的折子,康熙心中大悦。
“其实奴才本命不叫德忠,叫德柱,当初带着奴才的太监说柱子听起来就是个实心的蠢蛋,就让奴才改了。”德忠嘿嘿乐着,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了一番。
康熙脸上的笑意越发地明显,他问道:“那你要改回德柱吗?”
“不行!”李礽想也不想地拒绝了,“汗阿玛都说德忠二字更好,再说,大家都叫习惯了啊。”
德柱,这个名字太不吉利了,既然这个人现在归他了,定然不能重蹈覆辙,换个新名字也算是新开始。
“奴才都听太子爷的。”德忠顺从地说道,太子爷就算让自己叫阿猫阿狗都乐意的,哈哈珠子,哈哈,他做梦都不敢想这么大胆的事情。
“那就不变,之后你也和保成一起去进学,再把小三子升为掌事太监。”康熙说道,“以后太子爷的吃穿用度都靠他了。”
“倒是可以给小三子取个名字,总不能五六十了还叫小三子吧。”李礽说道,《康熙微服私访记》里面倒是有个三德子,人家也不叫小三德子啊。
而且吧,这小三子总是有点别的想法,一个公公,不太合适。
“你想取什么名字?”康熙侧头看向保成。
“我听他说过,他原来住的地方叫高家湾,家里行三,就叫高三……变……”李礽拖了个尾音,因为他瞧着弹幕上说只有高三变,嘴就跟着秃噜了一下,那就加一个字吧。
“为什么选用‘变’字?”康熙问道。
“因为他做事儿太踏实了,希望能多一点变通。”李礽胡诌,他总不能说都是历史的因果吧?
“行吧,就这样传旨吧,让内务府做好登记。”康熙说道。
如此一来,太子爷身边的两个人都升职了,事实上两人的工作内容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这次却是更加名正言顺了,德忠和高三变也不会心里有埋怨,办起事来也更加上心。
李礽想想,康熙应该不是专门来给自己选配哈哈珠子吧,肯定还有其他的事情,“汗阿玛过来是有其他的事情吗?”
“曹寅说想要扩建肥皂工坊,想同你也说说。”康熙说着,让曹寅复述了一下内容。
“咱们现在每月盈利多少?”李礽问道。
“奴才与参加慈善拍卖的三个人达成了合作关系,每月分别同他们供应大量的肥皂,盛京还是咱们自己的店,包括同蒙古商队的贸易,如今每月入账约有□□千两银子。”曹寅说着,忍不住翘起了嘴角。
自打赚的钱多了,现在内务府的那帮子人跟他打招呼都客气了不少,这还只是开始呢,因为产量不够,现在肥皂在大草原上可是紧俏货,等到盛京的工坊也开张了,那可是大笔的钱赚呢。
“曹大人可真厉害啊。”李礽由衷地说道,难怪康熙这么倚重呢,这要是自己的人……
李礽悄咪咪地侧过头,正好对上康熙的视线。
康熙眉头皱着:你想也别想。
第174章大清吉祥物
汗阿玛真小气,让人幻想一下都不行。
李礽鼓鼓腮帮子,谁让自己是一个大度的崽崽呢,不行就算了吧,他又转头看向曹寅,“那要建造肥皂工坊的地方离材料产地近否?”
最好是能够就地取材,现在物流运输可不像是现代,还有货运火车、陆运汽车,万一天气环境稍微恶劣一点,就凉凉了。
“非常近,就靠在山底下,也有个村子,可以雇佣当地的百姓,人手也够。”曹寅说道,顿了顿,又道,“只是这样一来,方子便有外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