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比安出版社1(第1页)
丽莲最终买了50块左右的二手服装和首饰,除了两套衣服外,还有比较百搭的鞋子一双、包包一个,以及几件时装首饰——其实鞋包没那么必须,她不是没有几件‘百搭款’,但实在是太便宜了!
所以她考虑到鞋子的磨损总是比较多(这年头哪怕是白领也经常步行),包则是缺少一个偏大一些、适合文职工作的,以此说服自己剁手了。。。说到底还是太便宜了,以至于有一种不买就是亏的感觉。
还有时装首饰,就是用便宜材料做的,但有设计感的首饰。丽莲也有几件,但多是在拉斯维加斯置办的,为了适应当时的场合,大多比较夸张,更适合晚装穿戴。现在购进的两对耳环(一对金色圆环、一对彩色琉璃花朵的)、一枚金色向日葵胸针、一条底部缀有迷你羽毛笔的金色长项链,都是更适合文职女性的。
至于那两套衣服,一套是白绿色短袖铅笔连衣裙。此时女秘书上班时大多穿上下两截的套装,连衣裙比较少见,有也多是铅笔裙。伞裙的话,不是没有,但因为特别容易让人联想到少女、家庭主妇,所以不多见。
林千秋很喜欢这条裙子,它的底色很清新,是一种淡淡的白绿色,上面是菱形分布的白色雏菊,雏菊图案呈现砑花式的肌理感,显得自然又不失精致。
然后,它还没有铅笔裙常见的‘紧身’——此时的职场女性流行用有弹性的针织料子铅笔裙,这样会非常显身材,这条裙子则不是,它更接近H廓形,而不是沙漏型,上下还不拘束(只是腰间用一条苔绿色的宽腰带束出腰线)。
丽莲的身材非常非常好,所以她才更不愿意穿那类紧身的铅笔裙。。。那会呈现出芭比娃娃式的夸张感,太引人注目了。
另一套则相对普通不少,灰色人字纹下裙+白衬衣,再加一件棕黄色中款薄风衣。不算风衣的话,其实可以说是女性职员的基础套装了,而这丽莲偏偏没有。这么上下一套,其实去买新的也不贵,普通材质可能加起来也就十几美元。这套比较好,也最多二十块上下。
丽莲会买,就在于这一套几乎是新的!
它原本的主人芭芭拉只是穿着它拍了一次广告,拍完后品牌方当然不会收回。本身就是平价服装,收回了干什么呢?而芭芭拉作为一个混出头的模特,平常也不可能穿这种风格和品质的衣服。所以这套衣服和其他赠送的衣服一起送洗后拿回来,就没再穿过。
从价格来说,丽莲买这套衣服更像是那件风衣的赠品(丽莲先问了风衣,然后才问的这套衣服,芭芭拉说再加5块就是她的了)。。。那件风衣给丽莲的感觉很现代,基本她上辈子穿也不违和。
而她又恰好没有这种春秋穿的薄风衣,考虑到夏季套装披上这样一件风衣,就可以顶过半个秋天了,便笑纳了——这件风衣是个中端品牌,是今年春天的新款,原价好像是29块8毛?芭芭拉最多穿了三四次,她让丽莲半价拿走。
丽莲还算克制的,最后的收获就是这些。而她之所以这样克制,一方面是考虑到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不会有什么进项,上班赚的钱能维持收支平衡就不错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相比起其他人,她和芭芭拉根本不熟,所以在挑东西这件事上没什么‘优先权’。
能挑到眼下这些东西,已经是‘差异化’的结果了——和芭芭拉相熟,且能穿她尺码的,基本是别的模特,恰好对这些不感兴趣。
丽莲也很满意了,为了感激多萝西这种好事想着她,她提出了请对方吃饭。多萝西倒是没有客套,但因为这两天她晚餐都有约,所以当下没有确定下来,只说过几日有空再说。
之后没过两天,丽莲就用上了这次捡漏买到的二手服装。她去代理人保罗所说的费比安出版社面试时,穿的就是那条白绿色的裙子。她为之搭配了一顶白色的钟形帽、一双白色猫跟鞋和一只白色包包,甚至还戴了一双白色的短手套。
女士手套这对几十年后的人来说和‘古董’也没什么差别,而在六十年代,则正处于一个模糊时期。既不像上一代时,体面女士都戴,这还是女人味的一个体现,也不像十年后会被认为是‘过时’。此时是戴也OK,不戴也没什么,不过一些正式场合,大家倾向于戴。
面试嘛,丽莲就正式了一点,虽然按照保罗的说法,这次面试只是走个过场。
“。。。公园大道,370号。”下了公交车后,丽莲最后一次确认了一遍记在记事本上的地址,然后将记事本放回包里,朝着不远处一座大楼走去。
今天是面试的日子,丽莲提前了一会儿来,比上班的人还早一些。这有一个好处,没到早高峰,人相对较少——不过这时候总有一些上班的人,所以路上来来往往少不了行色匆匆的打工人,走进大楼时也已经有人在等电梯。
丽莲在一楼大堂确定出版社在几楼,就赶上了电梯。同电梯的还有几人,其中居然还有一个姑娘和她是同一楼层,她们互相看了一眼,大概都从对方生涩的表现意识到了对方也是来面试的。
一开始她们都没说话,是直到走出电梯,确实走进了费比安出版社的办公区,才微笑着互相点了一下头。
这个时候费比安出版社的办公区一个职员都没有,只有一个派信件的小伙子,将一个个信封放到对应的工位上。那姑娘稍一犹豫就走上了前说:“嗨!请问,大家都在哪儿呢?”
年轻小伙子原本只顾低头工作,抬头顺着声音看了一眼,还是一边派信件,一边解释:“你来早了,再过一会儿,人就会多到你需要躲起来了。”
“看起来我们都来早了,对吗?”丽莲走到姑娘身边,率先做了自我介绍:“丽莲·富尼叶,来面试的。”
姑娘点点头:“卡洛琳·班德,也是来面试的。。。是职业介绍所介绍来的,这里看起来似乎不错。”
这个时候很少见一个公司招聘、来很多求职者的情形,不是特别吃香的职位,一个工作能来两三个面试者就不错了。与之对应的,一般这种求职者都是职业介绍所介绍来的,本来就大概符合招聘方的需求(算是职业介绍所做了一个初筛?)。
丽莲估计对方是要做此时常见的打字员或者秘书(广义来说,此时打字员经常被认为是秘书的一种,是其中比较低级的),这种只要有达到要求的学历和技能,招聘方也别无所求了,所以面试者只有一个都很正常。
她们也没有聊更多,因为没过几分钟,就像那个小伙子说的那样,人很快多的她们需要给人让道,以免阻碍交通了——大家好像都是卡点上班?所以最后几分钟,人就突然涌进来了,其中大部分是女士,她们占据了办公区几乎所有工位。
男人也有,不多,基本会走向单独的办公室,那是属于管理层的。也有女士有自己的办公室,但那是凤毛麟角。
就在卡洛琳·班德看到这么多人,一时间不知道找谁时,就有经验丰富的人注意到了她——似乎就是负责面试她的,很快走了过来,自我介绍是‘速记池’的头儿‘玛丽·艾格尼丝’。
‘速记池’是一个很有历史感的词汇,上辈子丽莲听都没听过!这辈子倒是知道,就是一些大公司总的管理所有低级秘书(包括打字员)的部门,很形象地描述了办公区一排排摆了打字机的工位、仿佛水池的景象。
有点儿让丽莲联想到日本公司过去的‘庶务课’(她上辈子看老日剧来着)。
卡洛琳·班德找到了管自己事的人,可惜丽莲不是这样。之前她被代理人保罗告知要找一位‘埃文斯先生’,据说他是费比安旗下,奇幻杂志《阿瓦隆》的编辑,丽莲就是要在他负责的板块做助理编辑。
其实不是所有板块都有助理编辑的,一般得是很火、很长寿的版块才会有助理编辑,普通板块就是编辑加秘书的配置而已。
从这个角度来说,埃文斯先生负责的板块其实达不到设立助理编辑的标准,只能说这就是人脉的作用了,保罗硬生生给了丽莲一个‘萝卜坑’啊。
这一点依靠的是他和埃文斯先生的私人关系,他和埃文斯先生真的是很好的朋友,而埃文斯先生又不是普通的打工人——埃文斯先生其实是费比安出版社某个股东的亲戚,总之就是上头有人!
实际上,如果不是有这样的关系,保罗大概也只能让丽莲去做秘书。而做秘书的话,倒不是工资会低一些,而是丽莲实际并不具备秘书的技能。再说了,秘书的本职工作那么多,能够学东西的时间就压缩了。。。真的踏踏实实做秘书可不是保罗介绍丽莲来的目的。
当然,助理编辑也有本职工作,但她这个助理编辑本来就是额外加的,所以工作本来就是一些能学到东西的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