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第2页)
“不要妄议皇子。”重臣中为首的一人开口打断。
“国师说的是。”那人面色一变,立马噤声。
年轻的国师又看向宫人,“既是如此,快带七皇子去吧,天寒地冻,仔细照看。”
“嗻。”宫人跪着送走重臣们,没好气地一拉萧玉,嘴里阴阳怪气道,“快走吧皇子殿下,奴才仔细照看您呢。”
换了丧服,时辰也到了,宫人又领着萧玉到中明殿的善思门前,叫他仍跪在百官之前、萧垣萧灵之后哭临,这才算向萧垣复了命。
萧玉前夜里学着他们嚎累了,眼下气息奄奄地跪在地上,再没什么力气哭,过了不久甚至脑袋往地上一栽,萧灵惊得去探他呼吸,发现他竟睡着了。
新帝萧垣微不可查地掩去一抹失望,叫萧灵将他推醒。
没多久却又睡了。
流程才走到一半,萧灵不想再推醒他了,萧垣也懒得管他,反正在百官都知道七皇子是个智商不足三岁孩童还常常做出异于常人举动的痴儿,不会与他计较礼法。
萧玉头向下栽着,伸出舌头舔了舔地上的雪,缓解了些许喉咙的干渴。
七皇子宫中都欺他痴傻,先帝在时因对他多些怜爱日子尚过得下去,先帝一走,宫中连记得替他倒杯水的人都无一个了。
萧玉等待口中的雪水化去,又咬了一口雪。
新帝登基,为表仁厚,特许安王萧灵住在中京,享封地供奉,又许七皇子萧玉继续在宫中居住,为尽快恢复其心智,特令国师为其星算,改其名“玉”为“秣”,封钰王,又令国师为七王爷太傅,亲自教导。
萧秣痴傻依然,在宫人的指挥下领旨谢恩。
磕头、再抬头。
国师温行周便站在他身前,躬身向他伸出一只手,“钰王殿下,跟臣走吧。”
萧秣仰起头,呆呆地望着眼前人,嘿嘿一笑,“神仙哥哥。”
中明殿内一片哗然,温行周面容不变,手也纹丝不动在原处,“钰王殿下,臣是您的老师温行舟,跟臣走吧。”
萧秣口中囫囵跟着念了几个字,听起来像是“钰王殿下”,又像是“温行舟”,总之没人能听得明白。
新帝热闹看够了,也等得累了,直接叫宫人将钰王殿下抱起来,跟着国师大人去了观星台。
观星台中心为观星阁,是国师观星探世的地方。观星台周边是皇室贵族们问卜的八面亭和国师居住的宫殿,此次萧秣与他同住,温行周便从主殿搬出来让钰王殿下住进去,自己住到了东殿。
伺候他的人也是原来的重华宫人,大太监宝福,大宫女石榴。
但他们的态度已然大不一样,对他像对真正的王爷一般恭恭敬敬,哪怕他还是原来那个痴傻模样,他们也不再做任何欺侮他的举动,只是眼里难免还有着不服和轻蔑。
萧秣知道,这是温行周敲打过他们了。
二十岁的年轻国师温行周当真做起太傅了,天刚刚擦亮,便让宝福将他从床榻上叫醒,服侍好后送来八面亭,看着眼前头一点一点,眼皮都抬不起来的痴傻青年,教他习字。
习的第一个字是“萧”,第二个字是“秣”。
萧秣仍做痴傻状不理他,温行周并不恼怒,仍旧温声向他说起国姓“萧”的来历,说萧太祖马上平定天下之类的话,说完“萧”字,又说“秣”,说秣字是禾苗至末,稻穗已结,正是丰收气象。
放屁。
萧秣已经忘了自己第一世听到此番解字是何想法了。但他永远记得萧垣要替他改名为“秣”的原因:他要让所有人都记住,原先那个尊贵聪明惊才绝艳被先帝如珠似玉捧在手心的七皇子萧玉已经不在了,现在的七皇子萧秣只不过是个被马贩子当牲畜用谷麸这种低贱的马饲料养大的傻子。
而害得他变成这幅摸样的罪魁祸首,便是新帝萧垣。至于国师温行周,和温行舟背后曾经违背武林盟约参与了夺嫡斗争的四方楼,是萧垣最得力的帮凶。
但是没关系,上一世,他能将萧垣死后的尸体扒皮抽骨,能将温行舟和四方楼从此在这世上除名,这一世,他一样能够做得到。
萧秣用抓剑的姿势抓起毛笔,在宽大的白宣纸上照着温行周的笔记一顿乱画,他力气又大,将墨渗透了宣纸,在纸面上洇出一团一团的墨渍。
萧秣越画越得趣,笔墨从宣纸画到桌案、又画到自己的衣服和手上脸上,温行周只是唤他的名字,直到眼见着萧秣要将已经被糟蹋得似枯枝的笔头塞进嘴里,温行周才伸手强行摘下这支笔,“殿下是饿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