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8章 过渡(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七天清晨,第一台搭载国产EPS的赤霄?平民版驶下生产线。检测报告显示:转向延迟降低至毫秒,优于原装进口件。

消息传出,全球震动。德国《明镜周刊》刊发专题报道:《中国速度的背后:一场关于尊严的技术突围》。文中写道:“他们不再等待施舍,而是亲手打破枷锁。这不是模仿,是觉醒。”

而就在同一天,巴黎车展开幕。主办方特意为中国企业设立“未来出行主题馆”,中心位置陈列着一辆赤霄?平民版,旁边是一块互动屏,实时显示全球各地用户上传的驾驶故事:

??成都极客改装团队发来视频:他们在川藏线上完成了全太阳能增程挑战,赤霄Pro依靠车顶柔性光伏膜续航延长183公里。

??黑龙江农垦集团通报:冬季极寒测试中,赤霄动力系统的低温放电效率达到92%,创下电动车新纪录。

??西藏阿里地区邮政局传来照片:戍边特别版赤霄在零下38℃环境中连续运行40天,为偏远村落运送药品与教材。

最动人的一条来自北京盲人学校。那位曾独自“驾驶”的视障女孩,如今已成为校内AI辅助出行社团负责人。她录制的语音留言在展厅循环播放:“以前我觉得世界很小,因为我看不见。现在我知道,世界很大,因为我能去。”

展会第三天,法国总统夫人专程前来参观,并亲自体验了车内情感交互系统。当她轻声说出“我很累”时,座舱立即调暗氛围灯,释放薰衣草香氛,并播放一段由AI生成的温柔女声朗读诗:“你不必一直坚强,今晚,让我为你掌舵。”

她眼眶微红,离开展厅前留下一句话:“这才是科技该有的温度。”

国内,变革仍在加速。

农业农村部正式启动“智慧乡村交通网”试点工程,首批投放三千辆赤霄?轻型电动农用车,配备模块化货箱与农田作业接口。湖南岳阳的老农们学会了用语音指令调度车队:“一号车去东头施肥,二号车接娃放学。”孩子们坐在改装成移动教室的车厢里,透过车窗看稻浪翻滚,身后黑板上写着一行粉笔字:“我们的课堂,在路上。”

而在东海,那艘搭载赤霄动力的电动渡轮已完成三次跨海航行。渔民们惊喜地发现,新型矢量推进系统不仅静音高效,还能根据潮汐自动优化航线。一位老大爷摸着光滑的电池舱感慨:“柴油味没了,海鸥又飞回来了。”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九月中旬。

联合国可持续交通大会在日内瓦召开,中国代表团发布《全球智能出行共建倡议》,宣布向发展中国家无偿开放V2X通信协议、高精地图基础框架与自动驾驶核心算法库。现场播放的宣传片中,非洲草原上的赤霄改装皮卡正载着医疗队穿越沙暴,南美雨林中的星语越野车借助StellarOS避开了突发泥石流,中东沙漠里的启明原型车则为难民营地提供应急供电。

巴西代表当场表态:“我们不需要施舍,我们需要机会。感谢你们打开了门。”

会后,国际交通组织秘书长在接受采访时说:“二十年前,我们讨论的是如何引进西方技术;十年前,我们关注中国能否追赶;而现在,我们必须承认??未来交通的规则制定者,已经换了名字。”

回到上海,张江实验室迎来一位特殊访客。

NASA前首席工程师詹姆斯?科尔曼带着团队秘密到访,希望探讨“地月通勤概念车”项目的深度合作。会谈持续整整一天,临别时,他握着陈星的手说:“你们做了一件可怕的事??你们让普通人也开始相信星际旅行不是梦。”

陈星笑着摇头:“我们只是证明了,只要愿意共享,进步就可以叠加。”

当晚,星辰科技内部论坛上线了一个匿名投票:“如果让你选,StellarOS下一阶段进化方向是什么?”选项包括:完全无人驾驶、脑机接口融合、跨物种交通适配(如服务导盲犬)、城市级AI交通大脑……

结果出人意料:最高票选项是“让每一辆车都记住它的主人”。

评论区热评第一写道:“我希望十年后,孙子打开爷爷的老赤霄,还能听见他哼过的歌,感受到他踩油门的习惯,就像他还坐在身边。”

五菱看到了这条评论,默默收藏。

一个月后,吐鲁番试验场再次迎来历史性时刻??全球首款搭载“记忆传承系统”的赤霄v4。0完成首测。该系统允许车主授权上传个人驾驶行为特征至加密云端,在新车激活时可选择“继承亲人风格”模式。测试中,一位失去父亲的年轻人启动车辆后,方向盘回馈力度、加速曲线乃至音乐偏好竟与亡父一模一样。他握着方向盘哭了很久,最后轻声说:“爸,我学会开车了。”

这一功能随即引发伦理争议,但也让更多人意识到:技术的意义,从来不只是更快、更强、更智能,而是如何让那些逝去的温度,依然能在某个清晨的街角轻轻唤醒你。

冬天来临之际,柳州老厂区的博物馆迎来第10万名参观者。是个戴红领巾的小学生,他在留言簿上歪歪扭扭写下一句话:“长大后我要造会飞的校车,带全班同学去看雪。”

老师傅李师傅看了笑出眼泪,提笔在他旁边补了一句:“那你得先学会修电路。”

窗外,无人机群掠过城市上空,deliveringwarmmealstonight-shiftworkers。远处港口,新一代电动货轮正缓缓启航,船身上漆着崭新的标志??一条从泥土中腾起的龙,爪握闪电,目视苍穹。

而在无数个家庭的车库里,年轻人正对照开源图纸组装属于自己的第一台电动车。他们的桌上,除了螺丝刀和万用表,还放着一本翻旧了的书,封面写着:《从山寨老头乐,到工业霸主》。

没有人再问这条路能不能走通。

因为他们已经在路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