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冬至(第3页)
火把的火焰凝固成椭圆。
所有人感到耳膜轻轻一震,像是有什么东西从头顶掠过。
紧接着,音箱里的声音变了。
春桃的语调依旧温柔,但她说了句从未说过的话:
“阿妈,我要走了。别烧太多纸,浪费钱。好好吃饭,按时吃药。我爱你。”
然后,录音结束。
再播放,只剩杂音。
人群寂静无声。老太太跪在地上,嚎啕大哭,却又带着笑:“她……她真的回来了……就为了说这句话……”
陆鸣放下竹笛,对林小满点点头。
他知道,刚才那一震,是梨树感应到了净语频率,短暂激活了地脉中的残留程序。它没能摧毁伪音,但它打了一个“标记”??就像免疫系统识别病毒那样,让虚假的“亡魂”暴露了非自然的痕迹。
但这远远不够。
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第二天清晨,陆鸣召集全村人开会。他坐在梨树下,由林小满代为传达。
“从今天起,南岭村实行‘静声令’。”她说,“所有电子设备暂停使用,尤其是涉及语音交互的。我们不再接收任何‘来自逝者’的信息。若有人声称听见亡魂,请立即报告,并前往梨树下冥想十分钟。”
有人反对:“可那是我妈啊!她昨晚跟我说话了!”
“那不是她。”陆鸣接过骨传导耳机,一字一句地说,“那是别人借着她的样子,对我们说话。真正的告别,不该被无限延长。”
最终,村民勉强同意试行七天。
与此同时,苏鸣在全球发起“净耳行动”:关闭所有AI语音合成服务,强制公众切换至真人语音交互模式;设立“声音真相法庭”,专门鉴定可疑的“亡魂录音”;更令人震撼的是,他宣布重启“倒钟计划”??在七大洲各选一处地质稳定点,建造新型声学塔,模拟马里亚纳钟楼的逆响效应,定期净化全球声网。
消息传出,支持者欢呼,反对者怒斥。有人称这是“声音极权”,有人组建“亡魂守护联盟”,宣称要保护“数字永生”的权利。网络上掀起空前论战:我们究竟该拥抱技术带来的慰藉,还是坚守死亡的尊严?
而在纷争中心,陆鸣做了一件事。
他打开了地窖。
上千盘“未寄出的信”静静躺在架子上,每一盘都写着寄语对象的名字:《给父亲》《给初恋》《给流产的孩子》《给仇人》《给二十年前的自己》……
他选出三百盘最具情感强度的,交给林小满:“把这些,传给苏鸣。”
“你要做什么?”
“反击。”陆鸣说,“他们用死人说话,我们就用活人的心跳去压过它。”
三天后,全球各大城市的公共广播系统,在同一时间播放了一段长达二十四小时的声音合集。没有音乐,没有解说,只有真实的人声:
一位癌症晚期患者对儿子说:“爸爸可能看不到你结婚了,但我会在风里参加。”
一个农民工在工地角落录音:“娃,爸今年回不去了,但给你攒够了学费。”
一名消防员出勤前录下:“如果我没回来,请告诉小美,我那天本来想求婚的。”
还有无数普通人在深夜独白:“我好累。”“我想妈妈了。”“对不起,我不该那样对你。”
这些声音没有修饰,带着哽咽、犹豫、破音和沉默的空白。它们不像“亡魂”那样完美安抚,却让听者胸口发烫,眼眶发热。
节目播出当晚,全球自杀热线来电量下降42%,离婚申请暂停率上升68%,而“数字灵堂”类网站流量暴跌91%。
人们终于明白:比起完美的虚拟安慰,他们更需要真实的残缺共鸣。
第七天夜里,陆鸣独自坐在梨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