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公子(第3页)
来自火星前哨站的一名宇航员。他在孤独飞行中偶然接入共感网络,写道:“我以为宇宙中最可怕的是真空与黑暗,但现在我知道,真正可怕的,是彻底切断联系。谢谢你们让我还记得,我是人类。”
她将这封信贴在古树下,与其他thousands封信件一同随风飘动。
春天来临时,第一批银叶树苗破土而出,遍布六大洲。人们称它们为“心锚树”,每一片叶子都像一只张开的手掌,迎向阳光。
某日黄昏,苏璃独自走入林中,听见细微的歌声。
循声而去,只见一群孩子围坐在新栽的小树旁,手拉着手,轻轻哼唱一首无词的歌谣。那是学院教的第一首共感之歌,旋律简单,却蕴含着奇妙的共振频率,能让聆听者内心躁动渐渐平息。
她没有打扰,只是蹲在不远处,闭上眼睛。
那一刻,她不再是领袖,不是战士,也不是觉醒者。她只是一个女人,听见了希望的声音。
多年以后,当历史学家回顾这个时代,他们会争论:究竟是谁改变了世界?
是苏璃?是晚晚?是那五位归来的旅人?还是千千万万平凡却勇敢的选择?
但答案或许藏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
一所乡村小学的教室里,一个小男孩主动牵起自闭症同学的手,轻声说:“我听见你在哭,但我在这里。”
那一瞬的情感流动,微弱如萤火,却足以照亮整个文明的前路。
苏璃知道,这条路永无终点。
共感不会终结痛苦,但它让痛苦有了意义;它不能消除分歧,却为和解留下缝隙;它无法保证和平,但始终提醒世人:你不是孤单一人。
夜深时,她常站在山顶眺望星空。
飞船早已成为空间站,悬浮于大气边缘,像一颗不动的星辰。而在这颗星球表面,无数心锚树随风摇曳,叶片沙沙作响,仿佛在回应宇宙深处的呼唤。
她想起出发前母亲说过的话:“真正的王,不在战场,而在人心之间穿行而不迷失。”
如今,她终于懂得。
所谓特战之王,从来不是最强的战士,而是最敢相连的人。
明知会痛,仍愿伸手;
明知会被误解,仍愿开口;
明知前路漫长,仍愿前行。
这不是胜利,是持续的觉醒。
她转身走下山丘,脚步轻缓,如同归来。
山谷中,灯火未熄。
课堂上,讨论仍在继续。
树影间,新芽正发。
这个世界依然破碎,但已有足够多的光,照进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