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贞观大典(第3页)
萧然伸手比划着,进一步解释:
“不是只抄录原文,还要分类编排,比如‘经部’收儒家经典及注疏,‘史部’录历代史书、方志,‘子部’辑诸子百家、医农杂学,‘集部’汇诗文辞赋。”
“再单列‘天工’部收录工艺技术、‘方舆’部记载地理风俗。每一类都条理清晰,让人一目了然。”
他顿了顿,补充道:
“它不像《汉书艺文志》只做目录,也不像《皇览》只辑经史,它要真正做到‘包罗万象’。”
“农夫能在里面找到更好的耕作方法,医者能查到罕见的药方,文人能研读历代典籍,甚至工匠都能学到精湛的技艺。”
“这才是真正能惠及当下、流传千古的大事,比任何朝堂权柄都更能体现四郎的价值。”
萧然看着李泰渐渐睁大的眼睛,语气愈发恳切:
“贞观盛世,不仅要让百姓吃饱穿暖,更要让文脉昌盛。”
“你若能牵头做成这件事,便是为大唐立下了不朽的文化功勋,阿伯定会欣慰,大郎也会感激,后世子孙更会铭记你的功绩。”
“这比在朝堂上争一时长短,意义深远得多!”
萧然想让李泰带头编纂一本类似于‘永乐大典’的书籍。
“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贞观大典’四郎你觉得如何?”
李泰听完萧然的话,整个人像被惊雷击中,瞳孔骤然放大,眼底瞬间迸发出滚烫的光芒,先前的平和全然被翻涌的激动取代。
他猛地上前一步,双手不自觉攥紧,指节微微泛白,呼吸都比刚才急促了几分,声音带着难掩的颤栗,却满是极致的惊喜:
“贞观大典。包罗万象的贞观大典?”
他反复咀嚼着这四个字,目光灼灼地盯着萧然,仿佛看到了一部煌煌巨著在自己手中诞生的模样。
往日里治学编书时的沉静被此刻的热血冲散,眉宇间尽是压抑不住的兴奋,嘴角的笑意再也绷不住,从淡然而然变成了爽朗的开怀:
“小郎君!这这简直是千古功业!”
他原地踱了两步,双手背在身后又猛地张开,眼神里闪烁着对知识的敬畏与对事业的狂热。
阳光落在他脸上,映得他眼底的光芒愈发璀璨,往日里谈及储位时的阴霾彻底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找到了人生终极方向的亢奋。
他转头看向萧然,语气急切却无比坚定:
“经史子集、天工方舆。无所不包!”
“这不仅是整理典籍,是在为大唐、为后世筑一座文化的长城啊!”
李泰从未想过,自己的治学才华竟能承载如此厚重的使命。
编纂一部包罗万象的大典,这是此前任何文人都未曾企及的高度,更是能超越权位、流芳百世的不朽功业。
这份惊喜像火种,瞬间点燃了他心底的热血,让他浑身都充满了力量。
他深知隋末战乱对典籍的摧残,多少先贤智慧随战火消散。
而《贞观大典》能将这些散落的珍珠串联成链,拯救濒危文献,传承文化根脉。
这份对文化的敬畏与责任感,让他瞬间明白,这才是自己真正该做的事,比在朝堂争竞有意义百倍千倍。
他暗自庆幸,幸好自己放下了储位执念,幸好萧然给了他这样一个绝佳的建议。
这不仅让他的才华有了用武之地,更让他找到了能为大唐、为父兄效力的最佳方式。
此刻,他对萧然满是感激,若不是这份点醒,自己或许还在权欲的漩涡里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