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贞观大典(第1页)
长孙皇后笑了,伸手拭去他残留的泪痕:“这才是我的好孩子。”
“记住,无论何时,阿娘和阿夜都是疼你的,只是这份疼,要守着规矩,护着大局。”
暖阁里的熏香依旧袅袅,阳光透过窗棂,落在母子二人身上,温馨而安宁。
李泰心中的郁结,在母亲的温言细语中,渐渐消散,只余下对未来的笃定与平和。
李泰踏出立政殿时,午后的阳光柔和地洒在他身上,褪去了暖阁里的熏香,却带不走心底的那份安宁。
他的神态已不复来时的委屈郁结,眉宇间的不甘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得的平和。
往日里,他行走时总带着几分意气风发的急切,眼神里藏着对权柄的执着,连步伐都透着几分躁动。
此刻,他的脚步放缓了许多,不再匆匆忙忙,脊背挺得笔直却不僵硬,眉宇舒展,眼底的湿意早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澄彻的笃定。
他偶尔抬手理一理衣襟,动作从容不迫,没有了之前的浮躁,反倒多了几分文人学子的沉静。
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整个人都轻盈了不少。
长孙皇后的温言细语像春雨般滋润了心底的郁结。
他终于明白,阿耶收回他的政务差事,不是不疼他,反倒是怕他因权欲迷失,怕兄弟间生出嫌隙。
那份被“剥夺”权柄的委屈,渐渐被“被守护”的暖意取代,原来父母的疼惜,从来都藏在“守规矩、护大局”的考量里。
想起自己这些年,仗着阿爷的宠爱,渐渐忘了亲王的本分,总想着和阿兄争长短,甚至隐隐觊觎储位。
现在想来,那般执着于权柄,不仅让阿兄不安,让朝臣猜忌,更差点重蹈伯父和阿爷当年的覆辙。
阿娘说得对,他的才华不在于朝堂争竞,而在治学编书,这才是他该守的本分。
既然李世民给了他静下心来的机会,不如放下对储位的觊觎,专心投入经史编纂,用另一种方式留下自己的印记。
就像阿娘说的,编出流传后世的典籍,比一时的权柄更长久。
往后,他要好好做个皇子,和阿兄和睦相处,疼惜妹妹们,让皇室不再有之前的血雨腥风,这才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
李泰站在立政殿前,望着远处的宫墙,阳光落在他的脸上,映出平和的笑意。
离开皇宫,李泰带上很多东西,离开长安城。
直奔栲栳村,萧然所在的小院。
之前李恪,程处默和秦怀道帮忙卸了李承乾带来的东西,现在李泰又送来一大堆。
“青雀,你和阿兄这是作甚啊?”李恪一直在栲栳村,不知道皇宫发生了什么。
李恪知道自己身份特殊,对皇位没有什么想法。
“没事,就是想回来了,长安城哪有这里住的舒服啊!”李承乾笑了笑。
很快,萧然李丽质几人也出来了。
萧然和李丽质都看得出来,李泰的状态不太对。
李承乾来栲栳村,第二天萧然带着人去了皇宫,紧接着李世民态度发生改变。
李泰自然知道,这件事肯定和萧然有关系。
李泰在栲栳村待了许久,自然知道萧然的含金量,还有李世民对萧然的重视程度。
“阿兄!”李丽质喊了一声。
“四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