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3章 萧皇后(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真的不服不行,搞钱的手段实在太多了。

李丽质几人还去看了看窑,张大郎几人在忙碌。

虽然还是不识字,但是也熟悉流程了。

年纪都不大,学东西倒是挺快的。

回到家里,李丽质刚刚坐下就说道:“小郎君,煤炭还没有卖,阿爷说再等等,还有点事情没有准备好。”

“刚开始,木炭的价格正常,先让百姓卖点木炭,要是煤炭出来,可能影响长安城附近的百姓卖木炭。”

贞观六年的长安城周边,不少百姓以“伐薪烧炭”为生。

秦岭北麓的山林里,农户冬季砍伐杂木,烧成木炭后肩挑车推运往长安,卖给官宦、商户取暖做饭,这是他们冬春两季的重要进项。

木炭的价格虽不高,但胜在稳定,一户人家一季烧炭的收入,足够买粮过冬、添置农具。

而煤炭作为新事物,若贸然大量涌入市场,其燃烧效率高、耐烧的特性,必然会分流木炭的需求。

一旦百姓的木炭卖不出去,堆积的木材会腐烂,前期投入的人力便打了水漂,很可能导致部分家庭陷入困境。

李世民作为亲历过隋末战乱的君主,深知“百姓安则天下安”,对可能影响民生的政策向来谨慎。

暂缓煤炭售卖,实则是给依赖木炭生计的百姓留出缓冲期——要么让他们趁木炭还能卖,多赚些过冬的钱。

后期木炭需求大,价格上涨,放出煤炭,能让价格低点,也算是调节一下价格。

“这个五娘你们看着办就好。”萧然不急,也理解李世民有其他考虑。

皇帝考虑的多,也正常。

“小郎君是不急,但是村子里面的人,可能急,会让小郎君为难。”李丽质说道。

“这个倒是不会,我会去解释的,我相信大家会理解的。”

萧然现在在栲栳村说话还算好使。

张明德和张锦禾也会帮忙说说。

至少其他人不会闹谦虚。

工资正常发,其他人自然不能说什么。

李丽质几人回去的时候,萧然赠送了几个带回去。

两个小公主也有礼物,只不过是蛋糕和奶油,不是玻璃杯。

李丽质几人没有空手来的时候,萧然也不好意思让人空手回去。

立政殿,李世民看着玻璃杯,陷入沉思。

这种质量确实好,但李世民在意的不是玻璃杯。

而是萧然之前说的千里眼。

琉璃质量好,才能制作千里眼。

这些器皿固然价值不菲,但是重要性没办法和望远镜相提并论。

望远镜在战场上的作用大。

“之前萧然说很难,没想到他这么快就可以了。”这个速度李世民颇为意外,有一段时间没有去栲栳村了。

上一次还是因为近亲不能结婚的事情。

“阿爷,我看到小郎君做的很多琉璃,开始的确实不太好,后面的越来越精致”李丽质说道。

“进步很大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