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九十七章 也该给爸妈一点惊喜了(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与此同时,第一台小型化真空能耦合装置完成组装。核心部件是一个由高熵合金包裹的微型谐振腔,内部填充了经过特殊极化的介电材料。整机体积不过手掌大小,理论上可在无工质输入的情况下维持低功率输出。

首次点火试验定于七月五日凌晨三点。

现场除了许青舟、王思冬、段咏外,还有两名远程接入的国际专家: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所的克莱因博士,以及法国CEA的杜邦女士。视频窗口悬浮在空中,象征着这场跨越国界的科学共谋。

“倒计时开始。”王思冬按下启动键。

系统自检完毕,磁场逐步加载,冷却液循环启动,温度降至-269℃。

“进入谐振模式。”

“锁定频率。”

“能量注入准备完成。”

许青舟深吸一口气:“点火。”

刹那间,仪器中央亮起一点幽蓝光芒,如同深海中的萤火虫,微弱却清晰存在。监测屏上,功率曲线缓慢爬升,最终稳定在0。83瓦,持续超过四十分钟未衰减。

成功了。

没有爆炸,没有异象,也没有神迹降临。只有一盏小灯泡静静亮着,靠的却是宇宙最深层的律动。

“上帝啊……”克莱因喃喃道,“你们真的做到了。”

杜邦则激动地拍桌:“这将是继核能之后,人类第二次掌握非化学能源!”

许青舟却没有欢呼。他盯着那束蓝光,心中升起前所未有的沉重感。

他知道,这一刻必将载入史册。而随之而来的,将是前所未有的风暴。

果然,二十四小时之内,全球十余家主流媒体爆出“夏国疑似实现零点能突破”的新闻。尽管官方迅速辟谣,称仅为“基础物理探索”,但资本市场已然动荡??石油期货暴跌,新能源股暴涨,多家传统能源巨头召开紧急董事会。

更严峻的是,外交部连续收到五国抗议函,质疑该研究违反《国际和平利用太空条约》中关于“禁止开发不可控能量武器”的条款。

而在研究所内部,一份匿名举报信悄然递达纪检部门,指控许青舟“擅自开展高风险实验,危害国家公共安全”。

压力如山压来。

但许青舟依旧每日准时上班,泡一杯清茶,翻开实验日志,在首页写下新的一行:

“七月六日,人类第一次,用自己的双手,点亮了一盏来自真空的灯。”

至于恋爱?

他翻出手机,看到苏婉清三天前发来的最后一条消息:“如果你觉得我不够坚强,那是因为你从未真正给我机会。”

他凝视良久,终于回复:

“对不起。等风暴过去,我想带你去看一片从未有人见过的星空。”

然后合上手机,走向实验室。

他知道,真正的浪漫,从来不在烛光晚餐里,而在那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选择中。

而在地球另一端,白宫地下指挥中心,总统顾问团正在激烈争论。

“我们必须阻止他们!”国防部长拍案而起,“一旦这种技术成熟,全球军事平衡将彻底颠覆!”

科技顾问却冷静道:“封锁只会催生更强的自主创新。历史上每一次科技飞跃,都始于边缘地带的微光。我们该考虑的,不是如何扑灭它,而是如何成为它的参与者。”

会议室陷入沉默。

最终,总统轻声道:“起草一份邀请函。就说,我们愿意加入‘普罗米修斯计划’,以平等身份。”

与此同时,在北极圈内某处冰雪覆盖的高地,一座隐蔽的观测站正接收到来自远方的微弱信号??那是许青舟团队定期发送的公开数据流,包含每一次实验的原始参数与结果。

一位戴着毛线帽的研究员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波形,笑着对同伴说:“你说,一百年后的人类会不会把今天叫做‘火种纪元元年’?”

同伴喝了一口伏特加,咧嘴笑道:“只要他们还记得是谁点燃了第一盏灯,就够了。”

风雪呼啸,掩盖不了那束穿越时空的蓝光。

它微弱,却坚定。

正如人类对未知的渴望,永不停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