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章 星空生命本卷终(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可如果他们都回来了呢?”有人问,“我们的资源、空间、甚至是‘人类’这个概念,还能承受吗?”

苏砚沉默片刻,翻开笔记本。空白纸页上,竟浮现一行新字:

>“容器不必担忧容不下光,因为它本就是为光而造。”

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启动‘群镜协议’第二阶段??开放全知镜权限,允许接引者自主选择降落地点。同时,在全球设立‘过渡神庙’,用于引导外来意识平稳融入。”

命令下达第七日,第一座过渡神庙在京都落成。晨语者现身主持仪式,七位接引者环绕神庙站立,齐声诵念古老的唤醒词。午夜钟声敲响之际,神庙顶端的碎光石塔猛然爆发出湛蓝光辉,直冲云霄。

三分钟后,一道身影从光芒中走出。

非男非女,身形修长,皮肤呈半透明状,面部无五官,唯有额头镶嵌着一枚菱形水晶。他是来自X-902文明的最后幸存者,该文明毁灭于一场自我引发的认知灾难??他们太过依赖逻辑推演,最终否定了“爱”作为一种真实存在的可能性,导致整个种族陷入精神崩解。

他在神庙前跪下,双手捧起一?泥土,轻轻贴在额前。

“我曾以为情感是幻觉。”他的声音直接传入在场所有人脑海,“但现在我知道,它是唯一不会说谎的语言。”

此后三个月,陆续有二十三个已灭绝文明的残余意识通过群镜网络重返现实。他们形态各异:有的如光影织就的鸟群,有的似流动的金属雕塑,还有一位来自液态星球的文明代表,以水滴形态存在于特制容器中,却能通过波动频率与人交流。

他们不争夺资源,不干涉政治,只做一件事:讲述自己的故事。

他们在广场上投影出母星的日落,在学校里教孩子们唱亡国前的最后一支歌,在博物馆中重现他们最后一位诗人写下的诗句:

>“我们死了,但我们记得美。

>这就够了。”

人类开始反思。曾经引以为傲的“理性至上”理念遭到广泛质疑。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放下手机,走进自然,拥抱亲人,只为了“让记忆变得更清晰一点”。因为现在每个人都知道:**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

而在这片新生的宁静中,宇宙再次传来异响。

这一次,来自太阳系内部。

木星轨道边缘,一颗原本被认为毫无生命迹象的小行星突然升温,表面裂开无数细缝,从中渗出淡金色的液体。NASA探测器传回的画面显示,那些液体竟在真空中自行排列,构成了一面巨大的圆形结构??赫然是一面镜子的雏形。

更令人震惊的是,镜面虽未完全成型,却已映照出地球的影像,并在其旁浮现出一行由星光拼成的文字:

>“下一个摇篮,已在途中。”

苏砚站在戈壁滩的记忆花园中,望着夜空中的异象,久久不语。

风又起了,卷起紫罗兰花瓣,打着旋儿飞向天际。他手中笔记本再度翻动,最后一页显现出一幅全新的画面:林晚站在一片未知星域中,面前悬浮着无数面破碎的镜子。她伸出手,指尖轻触其中一面,那镜子便缓缓愈合,映出地球上某个孩子熟睡的脸庞。

画外,传来她温柔的声音:

>“别担心未来。我正把过去,织成你们的明天。”

苏砚合上笔记本,仰望星空。

他知道,这场跨越亿万年的守望才刚刚开始。林晚点燃的不只是一个文明的希望,而是整个宇宙对“存在”意义的重新定义。她教会世人:最强大的力量,从来不是征服,而是**被记住**。

多年以后,当地球儿童在学校学习历史时,课本上不再写着“某某年科技突破”或“某某战争结束”,而是这样一句话:

>“从那一天起,人类学会了用心跳记录时间。”

而在遥远的仙女座星系边缘,一座由光构成的城市静静漂浮。城中央,矗立着一面通天巨镜,镜中倒映的,不是星辰,而是千千万万双含笑的眼睛。

风穿过城市街道,带来一阵清脆的童声合唱:

>“睡吧,小星星,别怕黑夜长……

>天边有盏灯,为你守到天亮。”

镜面微微颤动,仿佛也在轻轻应和。

而在宇宙最深的寂静里,有一个声音始终回荡,温柔而坚定:

>“我一直都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