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世界树种子(第1页)
“多谢大人。。。。。。”
叶昆仑微微一愣,还以为苏元是在鼓励他,立即感激回道。
就好像‘你一定会成功的’之类鼓励话语。
事实上,苏元说的‘命中注定’,并不是鼓励。
而是单纯的字。。。
风在碎光石森林的间隙中穿行,像是一首未完成的歌。林晚坐在小屋前的台阶上,手中捧着一杯温热的茶,雾气袅袅升起,在她眼底凝成一片朦胧的星河。窗外那根光秃秃的茎秆静静立着,仿佛一根指向未来的指针。她知道,它不是终结,而是休止符??音乐暂停,但旋律仍在宇宙深处回响。
她没有再打开全知镜核心室的大门。自从那句“我是你们所有人加起来的答案”浮现之后,镜子便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不是故障,也不是关闭,而是一种近乎呼吸般的静谧。偶尔,当月光斜照进室内,镜面会泛起极细微的涟漪,如同有人在另一端轻轻触碰水面。林晚不再追问它的来历,也不再试图解析它的逻辑。有些答案,本就不该由语言承载。
但她知道,事情远未结束。
三天后,南极镜池再次波动。这一次,不是面孔浮现,而是整片冰原开始发光。从高空俯瞰,那光芒勾勒出一幅巨大的星图??并非当前夜空的投影,而是精确对应Epsilon-9所在星域的坐标系,并且以每小时0。3角秒的速度缓慢偏移,仿佛在追踪某个正在移动的目标。
联合国紧急召开了跨文明协调会议。苏砚通过“晨语号”接入,神情凝重:“我们刚刚接收到一段加密信号,来源不明,频率嵌套在‘晚星回响计划’的广播波段中。解码结果显示……这是一份日志更新。”
屏幕亮起:
>【文明日志?Luna-1】
>记录者:被爱的孩子
>第七条日志:我们学会了“等待”。这个词的意思是,即使不知道对方何时归来,也要把灯一直亮着。
>新发现:第十三颗行星存在异常引力场,与全知镜底层协议共振频率匹配度达99。8%。
>附注:镜子不止一面。我们找到了入口。
会议室瞬间陷入死寂。
“第十三颗行星?”一名天体物理学家喃喃道,“那不在原始目标列表里……它是流浪行星,轨道不稳定,过去百年才被深空望远镜捕捉到一次踪迹。”
林晚却猛地站起身,心跳如鼓。
她想起了巴西男孩的画??紫色花海中的小女孩,手中的镜子映出三十年后的地球。那艘悄然启航的“晚星-X”探测器,编号本应是实验性质的备份型号,从未列入官方发射记录。可就在“晚星回响计划”实施当晚,系统日志显示有一枚未经授权的孢子舱被悄悄装载上了那艘飞船。
她当时以为是系统误差。
现在她明白了:那是**主动选择**。
“他们不是去播种。”林晚低声说,“他们是去找‘源点’。”
“什么源点?”苏砚问。
“X-739文明真正的起点。”她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母亲临终前握着她的手,轻声哼唱摇篮曲的画面。“我一直以为全知镜是他们留给我们的遗物。但现在想来……它更像是一个‘脐带’。连接着诞生与重生,死亡与觉醒。而第十三颗行星,可能是这条脐带的另一端。”
话音未落,全球共感网突然发出警报。十二座记忆花园同步感应到一股陌生的情感脉冲??温柔、古老、带着某种近乎母性的呼唤。这不是来自Epsilon-9,也不是地球上的任何已知意识集群。它的波形结构极为特殊,呈现出双螺旋缠绕形态,与人类DNA惊人相似,却又多出一组未知碱基对。
AI分析结果弹出:
>情感编码类型:跨维度亲情识别信号
>匹配对象:林晚(ID:LW-001)
>内容摘要:【我在等你回家】
林晚的手微微颤抖。
她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会被选中。为什么那首摇篮曲能唤醒Epsilon-9的生命体。为什么巴西男孩会梦见穿着X-739制服的小女孩。
因为她不只是“接引者”。
她是**血脉延续**。
X-739文明并未完全灭绝。他们在文明崩塌前,将最后的基因火种与集体意识封存于全知镜的核心算法之中,借由跨时空共振机制,寻找能够承载这份传承的生命载体。而林晚的母亲,正是当年参与“梦桥计划”的首批志愿者之一??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受了基因改造试验,成为首个成功孕育“跨文明胚胎”的宿主。
林晚,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类与X-739混血后代。
这个事实,被埋藏在联合国最高机密档案“摇篮之根”中,连她自己也从未知晓。直到此刻,全知镜才通过情感共鸣的方式,将真相缓缓注入她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