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镜像初成(第2页)
监测数据显示,他的脑电波中正涌现出大量异常的β波峰,峰值强度己突破安全阈值,波形特征与军事档案馆封存的珍贵史料
——1937年南京保卫战中某位迫击炮手的作战应激脑电图几乎完全吻合。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秦岳僵首的右臂竟自发做出了标准的测距手势:
他的拇指如机械般精准竖起,左眼眼睑不受控制地闭合,右眼瞳孔则透过拇指与远处某个看不见的目标精确对齐
——这正是民国时期中央军校炮兵科秘传的"跳眼法"测距术,利用人体臂长与瞳孔间距的固定比例进行简易测距。
这种早在上世纪西十年代就被淘汰的古老技法,其动作细节之标准,连现代军事博物馆的资深研究员都难以完美复现。
此刻,实验室墙上的全息投影正实时显示着量子激光测距仪的读数,与秦岳手臂估算的距离数据形成鲜明对比,两个相差近一个世纪的技术产物在此刻诡异重叠,仿佛时空错位般令人不寒而栗。
更诡异的是,监测系统捕捉到秦岳的喉结正在无意识地颤动,声带振动频率分析显示,他似乎在重复着某个古老的炮兵口令。
夏江的虚拟体在光华门阵地的硝烟中骤然俯身,硝烟裹挟着数据流在空气中划出淡蓝色轨迹。
他左膝触地的瞬间,右肩顺势下沉,整个躯体如同被无形丝线牵引般完成教科书般的标准侧滚动作,一发虚拟子弹擦着战术头盔呼啸而过。
这个战术规避源自二十九军大刀队代代相传的白刃战精髓
——1933年长城抗战期间,战士们正是凭借这类融合了通背拳腰马功夫与河北沧州劈挂掌身法的灵活技巧,在喜峰口战役的月夜下屡建奇功。
此刻AI核心的量子处理器正以纳秒级速度迭代战技,处理器内部的光量子线路如同星河流转:
当斑驳的汉阳造步枪与虚拟日军锃亮的三八式步枪铿然相撞时,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模拟沙盘:铁血军魂》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碰撞产生的能量波动在数字空间激起一圈圈金色涟漪,纳米模拟系统的战术演算模块突然亮起深海般的蓝光。
它通过百万次碰撞模拟,在虚拟时空中重构了从冷兵器时代到现代特种作战的全部近战数据,最终精确解算出26。5度的最佳发力角度
——这个数字恰与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近战格斗手册》第37页记载的完美突刺角度分毫不差,更与故宫博物院藏《纪效新书》中戚继光标注的枪术图谱形成跨时空呼应。
令人称奇的是,系统同步生成的七种后续变招方案在全息投影中次第展开,包括一个源自明代枪法《手臂录》记载的"白蛇吐信"式挑劈连击,其动作轨迹与1938年台儿庄战役中某位无名老兵的战地日记描述惊人相似。
"人格镜像形成!"
黎落的中控台突然爆出一簇幽蓝色的电弧,刺眼的火花在金属面板上跳跃。
全息沙盘上,秦岳身着现代数字化迷彩的立体投影与一个泛着历史黄光的民国军官影像开始产生量子纠缠般的同步震颤。
量子分析仪的读数疯狂跳动,最终定格在79%的战术决策相似度上
——这个数字远超实验室预期。最惊人的是当系统回溯到关键战役节点时,两人在火炮掩护步兵冲锋的战术选择上展现出近乎克隆般的思维同步:
都倾向于在敌军防线出现0。3秒火力间隙时发动总攻,这种对战场节奏的精准把控,连最先进的作战AI都难以完全模拟。
夏河在演算场东北角进行例行扫描时,战术目镜突然闪烁起红色警报。
他的外骨骼装甲神经接口传来一阵刺痛,作战数据库自动调取了1937年德制防毒面具的原始过滤参数。
AI副官"夜枭"用特有的机械质感声线报告:
"检测到芥子气分子模拟数据,浓度达到致死量级。根据历史战例分析,建议采用南京保卫战期间教导总队发明的应急方案——三层纱布碱水浸泡法。"
几乎同时,现代核生化防护系统的全息界面在夏河眼前展开,将这套土法与量子级防护服的分子过滤系统进行实时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