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海外传声(第1页)
林砚从调查组出来的那天下午,南巷的青石板还沾著雨后的潮气,水珠顺著巷口老槐树的叶子滴下来,砸在“苏氏非遗工作室”的木牌上,溅起细小的水。
可没等他推开工作室的门,二十多个身影就从树后、巷口涌了过来,手里捧著五八门的“心意”——有绣著迷你藏物符的荷包,有染著漕瀆蓝的丝帕,还有人拎著保温桶,里面装著刚煮好的水。
“林砚哥!”为首的小姑娘举著荷包衝过来,声音脆生生的,“我们就知道你是清白的!这几天天天刷文旅局公告,眼睛都快熬瞎了,终於等到你回来!”
“对呀对呀!”旁边的男生晃了晃手机,屏幕上是粉丝团的聊天记录,“泽家的水军还想带节奏,我们『线索组连夜扒了他们三年前的造假证据,直接甩到官微底下了!”
人群里突然有人喊了一嗓子:“林砚哥!你有没有女朋友啊?要是没有,我们工作室的小姐妹可就排队啦!”
林砚瞬间愣在原地,耳尖“唰”地红了。他这辈子没被这么多人围著,手里被塞得满满当当——左边是温热的水,右边是绣著“苏”字的荷包,连胳膊肘都掛著丝帕,只能挠著头傻笑,连说“谢谢”都有点结巴:“谢谢大家……真的谢谢,让你们担心了。
女朋友的话……我、我暂时还没想法,满脑子都是染谱和文创。”
站在旁边的夏晓雨脸比漕瀆蓝染的丝帕还红,高马尾上的青灰髮带被风吹得歪到了耳边,赶紧挤进去挡在林砚身前,对著人群瞪圆了眼睛,像只护食的小松鼠:“別瞎问!林砚哥现在要忙著和上海博物馆合作,还要盯500条围巾的订单,哪有空想这些!再说……再说有也轮不到你们操心呀!”话一出口,自己先慌了,赶紧低头摆弄手里的平板,假装看订单信息,指尖却在屏幕上乱戳,连“湖州银行200套文创”的备註都点成了“刪除”,最后还是苏桂兰从后面轻轻拽了拽她的衣角,才没闹更大的笑话。
“好啦好啦,別逗他们了。”苏桂兰从工作室里走出来,手里拿著刚绣好的“荷莲图”小掛件,分给前排的粉丝,“谢谢你们这么帮砚儿,以后工作室有公益班,你们要是想学苏绣,隨时来。”
粉丝们瞬间欢呼起来,夏晓雨这才偷偷鬆了口气,凑到林砚耳边小声嘀咕:“林砚哥,你刚才都快结巴了,也太可爱了吧!对了,『纽约小汤圆刚才发消息,说她在纽约的店里已经摆上咱们的文创样品了,还拍了外国人拿著『藏物符手帕拍照的视频,超萌的!”
正说著,夏晓雨的平板“叮咚”响个不停,她点开一看,眼睛瞬间亮了:“哇!大事件!『法务组的张律师刚才发消息,说泽家在某平台卖的仿款围巾,已经被平台下架了,还要赔偿咱们5万块!他们还查到泽家最近在往外地运假残片,物流信息已经发给周明警官了,估计这会儿泽明远正在警局『喝茶呢!”
林砚接过平板,看著“纽约小汤圆”发来的视频——视频里,金髮碧眼的外国姑娘拿著“漕瀆蓝”围巾,对著镜头比划:“thisissu-styleembroideryfromchina!thepatternisahundred-year-oldsymbol!”(这是中国的苏氏苏绣!纹样是百年前的家族符號!)旁边的货架上,《苏氏染谱》復刻本和银盒文创摆得整整齐齐,標籤上写著“非遗传承·手工製作”。
“咱们的文创真的卖到海外了。”林砚的声音都有些发颤,转头对苏桂兰说,“苏婆婆,太奶奶当年总说,苏绣要让全世界看见,现在终於做到了。”
苏桂兰摸了摸手腕上的银鐲子,內侧“光绪廿三年”的刻字在阳光下泛著光,笑著擦了擦眼角:“好,好啊……这孩子,没辜负太奶奶的手艺。”
这时,粉丝团的“宣传组”组长举著相机跑过来:“林砚哥!我们剪的《非遗神探林砚》视频在某站破20万播放了!下周想搞个『非遗云课堂,让你直播教大家辨真假苏绣,还想请吴婆婆和赵研究员当嘉宾,你看行不行?”
“当然行!”林砚立刻点头,“还要教大家怎么看『金线活毛,怎么辨『藏物符的末笔方向,让更多人学会自己找假货。”
夏晓雨突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颗草莓味的奶,剥了纸递给他:“林砚哥,给你!刚才粉丝塞给我的,说吃了甜的,接下来和泽家斗更有劲儿!”
林砚接过奶,甜意从舌尖漫开,看著眼前热闹的场景——粉丝们在帮著搬刚到的丝线圈,苏桂兰在教小姑娘们穿针,夏晓雨在和海外粉丝视频確认样品细节,平板上“苏氏非遗守护团”的消息还在不断刷新,满屏都是“加油”“支持”的字样。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银质绣针,针尾的“苏”字硌著手心,像是在和百年前的苏氏太奶奶对话。(这已经是他的一个习惯动作了,自从有了绣针以后时不时就想摸一下,提醒自己!)
原来,非遗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是一群人的並肩同行——是粉丝们熬夜扒出的造假证据,是海外华人传递的文化温度,是夏晓雨红著脸的维护,是苏桂兰手里从未停下的绣针。
而泽家那些靠谎言和假货撑起的幻影,在这束由无数人点亮的光里,早已摇摇欲坠。
林砚知道,接下来还有云课堂、海外合作、染谱研究,但他不再担心——因为他身后,站著5000个“苏氏非遗守护人”,站著千千万万个不想让老手艺消失的人,他们织成的网,比任何阴谋都更坚固,比任何谣言都更有力量。
夏晓雨突然又喊了一嗓子:“林砚哥!『#中国非遗有多酷#衝上热搜第九啦!好多外国人在评论区问怎么买咱们的文创,『纽约小汤圆都快忙不过来了!”
林砚笑著回头,阳光透过老槐树的枝叶,落在满手的丝帕和荷包上,暖得像春天的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