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帐本藏著大麻烦衝突升级(第1页)
晨光透过老槐树的缝隙,在帐本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时,林砚正对著一页撕痕皱眉。手里的《光绪湖州绸缎庄流水帐》已经修了大半,米浆在纸页边缘凝出浅白的印子,像给百年前的数字裹了层薄霜。
竹镊子夹著的纸碎片刚对齐,眼前突然又闪过一段画面——还是那个穿藏青长衫的绸缎庄老板,这次他站在自家门口,脸色发白,身后跟著两个穿黑褂子的人,领口別著个铜製的小牌子,看不清图案。老板攥著帐本往怀里塞,声音发颤:“这帐本就是普通流水,没別的……”话没说完,就被其中一个黑褂子推了个趔趄。
画面消失时,林砚的手指不小心蹭到了未乾的米浆,在纸页上留下个淡印。他盯著那处印子,心里发沉——上次看到老板埋箱子,这次看到他被人跟踪,这帐本显然不只是“流水帐”那么简单。
“咚咚咚。”
敲门声突然响起,嚇了林砚一跳。他把帐本拢到桌角,走过去开门,门外站著个陌生男人,穿藏青色中山装,头髮梳得整齐,手里拎著个黑色公文包,眼神却总往窗外的老槐树飘。
“请问是林砚先生吗?”男人的声音很稳,却带著点刻意的客气,“我叫张诚,是做文物收藏的,听说您手里有本清代的绸缎庄帐本,想跟您聊聊收购的事。”
林砚心里咯噔一下——他从没跟外人提过帐本的事,对方怎么找到这儿的?
“我只是隨便修著玩的,没想卖。”他往门后站了站,挡住对方的视线。
张诚却往前凑了半步,从公文包里掏出个信封,递到林砚面前:“这里面是两万块现金,您先拿著。那本帐本对我研究湖州清代商业史很重要,您要是觉得价格不合適,咱们还能再谈。”
信封很厚,捏在手里沉甸甸的。林砚却没接——一本破损的民间流水帐,顶多值几百块,对方开口就给两万,明显不对劲。他瞥了眼张诚的手,指关节处有层薄茧,不像是常年翻帐本的,倒像经常握工具的样子。
“真不卖。”林砚把信封推了回去,语气硬了些,“您要是对湖州商业史感兴趣,可以去市图书馆查资料,我这帐本没什么价值。”
张诚的笑容僵了一下,眼神暗了暗,却没再坚持,只是把信封塞回公文包:“那我就不打扰了,林先生要是改主意,隨时打我电话。”他递来一张名片,上面只有名字和手机號,连公司地址都没写。
林砚接过名片,看著张诚转身下楼,直到对方的身影消失在巷口,才关上门,把名片揉成了团。他走到窗边,看著张诚的车驶离——那是辆黑色的suv,车牌被一块深色贴纸挡了后两位。
“果然有问题。”林砚摸出手机,想给夏晓雨发消息问问,却先看到了系统的提示:【检测到歷史风险线索:清末民间势力追踪(待解锁)】,【当前现实威胁:不明人员已锁定帐本关联目標(老槐树区域)】。
系统的提示像颗定心丸,也让他更警惕——张诚要的不是帐本,是帐本里藏的“藏宝线索”,甚至可能知道后院埋过箱子。
那天下午,林砚没再修帐本,而是把《苏绣配色秘谱》整理成电子版,发给了夏晓雨。夏晓雨很快回復,说汉服店老板特別满意,5000块定金已经转过来了,还答应帮他打听古籍修復的人脉。
晚上十点多,楼下书店老板早就收了摊,巷子里静得只剩虫鸣。林砚洗漱完准备睡觉,却突然听到后院传来“沙沙”的声音——像是有人在拨弄树枝,又像是……挖泥土的声音。
他屏住呼吸,躡手躡脚走到窗边,撩开窗帘一角往下看。月光下,一道黑影正蹲在老槐树下,手里拿著把小铲子,在他昨天挖箱子的地方刨土。那道黑影的动作很轻,却架不住铲子碰到石头的“咔嗒”声,在夜里格外清晰。
林砚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对方果然是衝著箱子来的!他摸出枕头下的美工刀,又想起白天张诚递名片时的眼神,手心瞬间冒了汗。
黑影挖了一会儿,似乎没找到什么,直起身往楼上看了一眼。林砚赶紧缩回窗帘后,只听见楼下传来轻微的脚步声,然后是巷口汽车发动的声音。
等声音彻底消失,林砚才敢重新探出头——老槐树下的土又被翻乱了,留下个浅坑。他攥著窗帘的手还在抖,却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对方今天没找到东西,明天会不会再来?甚至……直接找上门?
他走到桌前,打开檯灯,把那本《光绪湖州绸缎庄流水帐》摊开。之前没注意到的是,帐本最后几页的数字旁,画著几个奇怪的符號,像汉字,又像图案。
“这些符號,会不会就是张诚要找的东西?”林砚用指尖描著那些符號,突然想起系统提示里的“清末民间势力”——百年前跟踪绸缎庄老板的黑褂子,和现在来找帐本的张诚,会不会是同一伙人的后代?
窗外的老槐树又晃了晃,叶子上的露珠滴落在泥土里,像是在提醒他:这摊百年前的浑水,他已经卷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