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 通济桥寻针审讯牵出东家(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傍晚的通济桥浸在夕阳里,青石板被踩得发亮,桥洞下的湖水泛著金波,偶尔有小鱼跃出水面,溅起细碎的水。林砚攥著《苏氏藏物记》站在桥头,目光落在西侧第三个石缝上——陈砚秋说的“桥边藏针”,应该就是这儿。

他沿著石阶往下走,湖水的潮气扑面而来,带著点水草的腥气。石缝比想像中窄,只能伸进两根手指,林砚掏出早上准备的小镊子,小心翼翼地往里探。指尖碰到冰凉的金属时,他心里一动,慢慢把东西夹了出来——是枚银质绣针,针尾刻著个“苏”字,针身有些氧化发黑,却依旧锋利,能清晰看到针尖的弧度。

就在绣针离开石缝的瞬间,系统提示弹了出来:

【发现苏氏藏物:清代银质绣针(完好度70%)】

【修復进度解锁:苏绣技艺精通(初级)——可熟练掌握基础苏绣针法,识別绣品年代与工艺缺陷】

【符號解读进度提升至50%:下一处藏物关联“苏氏老绣坊”】

林砚捏著绣针,指尖突然涌上一股熟悉的暖意——像是练了十几年苏绣的老手,脑子里自动浮现出“齐针”“套针”的针法步骤,甚至能看出刚才非遗馆展柜里那方苏绣手帕的“针脚偏差”。这种“凭空学会技艺”的感觉很奇妙,却又无比真实。

他把绣针放进贴身的小布袋里,刚要上桥,手机响了——是派出所的王警官,声音比上午严肃:“林砚,张诚审了一下午,嘴很硬,只说自己是『帮人找东西,提到一个『东家,说所有事都是东家安排的,还警告我们『別多管閒事。”

“东家?”林砚心里一沉,“他没说东家是谁吗?”

“没说,只知道对方在湖州有不少人脉,之前好几起文物走私案都跟这个『东家有关联。”王警官顿了顿,“你最近还是注意点,我们会派人在你住处附近巡逻,有可疑情况立刻打电话。”

掛了电话,林砚站在桥边,看著来往的行人,总觉得有人在盯著自己。他摸了摸口袋里的绣针,突然明白——张诚只是个跑腿的,真正想要苏氏藏物的,是那个没露面的“东家”。对方连派出所都敢警告,势力肯定不小,绝不会因为张诚被抓就收手。

这时夏晓雨的微信发来:“砚哥,汉服店老板说要开新品发布会,想让你当『非遗顾问,现场展示苏绣配色!另外……今天下午有个穿黑衣服的男人来店里,问我『林砚是不是有本老帐本,我没敢说,他看我的眼神有点嚇人。”

林砚的心一下子揪紧了——“东家”的人已经找到夏晓雨了。他赶紧回覆:“別担心,我已经跟派出所说了,你最近儘量別单独出门,新品发布会的事我再想想。”

他不敢再在桥边多待,快步往老巷走。路过巷口的旧货市场时,眼角余光瞥见一个穿黑衣服的男人,正盯著他的背影,手里拿著张照片——照片上的人,正是他。林砚没敢回头,加快脚步进了巷,直到看见出租屋的门,才鬆了口气。

回到屋里,林砚把绣针、帐本、秘谱都锁进抽屉,又检查了一遍监控——画面里没异常,巷口的巡逻警察正在来回走动。他坐在桌前,翻开《苏氏藏物记》,找到“苏氏老绣坊”的记载:“光绪年间,苏氏绣坊在湖州南巷,后因战火被毁,仅留地基。”

南巷离他住的地方不远,是片待拆迁的老街区,平时没多少人去。林砚在地图上標出位置,心里有了主意——明天就去南巷找绣坊地基,说不定能找到下一个藏物,也能早点摸清“东家”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窗外的老槐树在夜色里晃著,叶子的影子落在帐本上,像一道道模糊的符號。林砚摸出那枚银质绣针,借著檯灯的光看——针尾的“苏”字刻得很深,像是在提醒他:这不仅是枚绣针,更是守护苏氏技艺的责任。

傍晚的通济桥浸在夕阳里,青石板被踩得发亮,桥洞下的湖水泛著金波,偶尔有小鱼跃出水面,溅起细碎的水。林砚攥著《苏氏藏物记》站在桥头,目光落在西侧第三个石缝上——陈砚秋说的“桥边藏针”,应该就是这儿。

他沿著石阶往下走,湖水的潮气扑面而来,带著点水草的腥气。石缝比想像中窄,只能伸进两根手指,林砚掏出早上准备的小镊子,小心翼翼地往里探。指尖碰到冰凉的金属时,他心里一动,慢慢把东西夹了出来——是枚银质绣针,针尾刻著个“苏”字,针身有些氧化发黑,却依旧锋利,能清晰看到针尖的弧度。

就在绣针离开石缝的瞬间,系统提示弹了出来:

【发现苏氏藏物:清代银质绣针(完好度70%)】

【修復进度解锁:苏绣技艺精通(初级)——可熟练掌握基础苏绣针法,识別绣品年代与工艺缺陷】

【符號解读进度提升至50%:下一处藏物关联“苏氏老绣坊”】

林砚捏著绣针,指尖突然涌上一股熟悉的暖意——像是练了十几年苏绣的老手,脑子里自动浮现出“齐针”“套针”的针法步骤,甚至能看出刚才非遗馆展柜里那方苏绣手帕的“针脚偏差”。这种“凭空学会技艺”的感觉很奇妙,却又无比真实。

他把绣针放进贴身的小布袋里,刚要上桥,手机响了——是派出所的王警官,声音比上午严肃:“林砚,张诚审了一下午,嘴很硬,只说自己是『帮人找东西,提到一个『东家,说所有事都是东家安排的,还警告我们『別多管閒事。”

“东家?”林砚心里一沉,“他没说东家是谁吗?”

“没说,只知道对方在湖州有不少人脉,之前好几起文物走私案都跟这个『东家有关联。”王警官顿了顿,“你最近还是注意点,我们会派人在你住处附近巡逻,有可疑情况立刻打电话。”

掛了电话,林砚站在桥边,看著来往的行人,总觉得有人在盯著自己。他摸了摸口袋里的绣针,突然明白——张诚只是个跑腿的,真正想要苏氏藏物的,是那个没露面的“东家”。对方连派出所都敢警告,势力肯定不小,绝不会因为张诚被抓就收手。

这时夏晓雨的微信发来:“砚哥,汉服店老板说要开新品发布会,想让你当『非遗顾问,现场展示苏绣配色!另外……今天下午有个穿黑衣服的男人来店里,问我『林砚是不是有本老帐本,我没敢说,他看我的眼神有点嚇人。”

林砚的心一下子揪紧了——“东家”的人已经找到夏晓雨了。他赶紧回覆:“別担心,我已经跟派出所说了,你最近儘量別单独出门,新品发布会的事我再想想。”

他不敢再在桥边多待,快步往老巷走。路过巷口的旧货市场时,眼角余光瞥见一个穿黑衣服的男人,正盯著他的背影,手里拿著张照片——照片上的人,正是他。林砚没敢回头,加快脚步进了巷,直到看见出租屋的门,才鬆了口气。

回到屋里,林砚把绣针、帐本、秘谱都锁进抽屉,又检查了一遍监控——画面里没异常,巷口的巡逻警察正在来回走动。他坐在桌前,翻开《苏氏藏物记》,找到“苏氏老绣坊”的记载:“光绪年间,苏氏绣坊在湖州南巷,后因战火被毁,仅留地基。”

南巷离他住的地方不远,是片待拆迁的老街区,平时没多少人去。林砚在地图上標出位置,心里有了主意——明天就去南巷找绣坊地基,说不定能找到下一个藏物,也能早点摸清“东家”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窗外的老槐树在夜色里晃著,叶子的影子落在帐本上,像一道道模糊的符號。林砚摸出那枚银质绣针,借著檯灯的光看——针尾的“苏”字刻得很深,像是在提醒他:这不仅是枚绣针,更是守护苏氏技艺的责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