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献身为种(第3页)
携带的粗粮饼子以惊人的速度消耗。
狩猎小队冒险在藏匿点附近活动,带回的猎物时多时少,还伴随着伤亡。
一头野猪差点拱翻了三个战士。
食物短缺的阴影再次笼罩。
“省着点!腌起来!用主母教的办法!”工匠老王头指挥着几个妇人。
打来的猎物被迅速分割,用宝贵的粗盐和雨林里找到的辛辣野果、香草搓揉腌制,挂在通风处。
几个汉子在阴凉的巨树下奋力挖掘深坑,坑底铺上湿泥,再铺一层厚厚的阔叶,将采来的野果、野菜小心放进去,再盖上一层湿泥和落叶——这是简陋的“土冰箱”。
“蛋!找到鸟蛋了!”一个半大孩子兴奋地捧着一窝野鸟蛋跑回来。
“别嚷嚷!”老王头赶紧接过,小心地放进一个盛着浑浊灰白色液体的陶罐里。
“轻点放!这‘石灰水’可是主母吩咐的法子!”他对着围过来的几个好奇妇人解释:“看见没?这蛋壳上有看不见的微孔,蛋在里面也要喘气,呼出的是‘炭气’。这石灰水啊,专吃炭气,一碰上就生出‘白石’,正好把那些小孔给堵死!这样蛋就能多存些日子,不容易坏了!”
肉干、坚果、挖到的块茎被捣碎、磨粉,混合着一点点盐,拍成一块块硬邦邦、黑乎乎却顶饿的“行军饼”。
小满默默地蹲在一边,帮忙分拣着那些块茎,把好的和坏的仔细分开,小小的身影在忙碌的人群里毫不起眼。
危险,总是在最疲惫的时刻降临。
一次白天的藏匿,队伍刚刚松懈下来,一阵令人头皮发麻的“沙沙”声由远及近,速度快得惊人!墨衍猛地睁开眼,低喝:“铁甲蜥!散开!”
话音未落,七八头小牛犊大小、披着厚重暗绿色鳞甲的巨蜥,如同战车般撞开灌木,冲进了藏匿点!
它们张开布满利齿的大嘴,粘稠的涎水滴落,发出嘶嘶的威胁声,冰冷的竖瞳锁定了惊恐的人群。
“结阵!保护老弱!”石墩的怒吼炸响。他和阿岩带着还能战斗的战士,瞬间组成一道单薄的人墙,劣质的刀矛对准了冲来的巨兽。
“砰!”一头冲在最前的铁甲蜥被石墩用一面捡来的破木盾狠狠撞歪了头,但木盾也瞬间碎裂。
另一个战士的矛尖刺在鳞甲上,只溅起一溜火星就被弹开。
混乱爆发了!
巨蜥冲撞撕咬,尾巴横扫,力量大得惊人。
惨叫声、怒吼声、撞击声混作一团。
一个年轻的战士为了推开一个吓呆的孩子,被蜥蜴的利爪扫中后背,惨叫着扑倒在地,鲜血瞬间染红了苔藓。
“打眼睛!打它没鳞的肚子!”阿岩咆哮着,手中的“圣母之牙”发出沉闷的轰鸣,精准地射穿了一头扑向妇孺的巨蜥眼睛。
那巨蜥惨嚎着翻滚。
但更多的蜥蜴围了上来,腥风扑面。
“畏火!”一个极轻的声音,如同叹息,在混乱中飘入离墨衍最近的石墩耳中。石墩一愣,随即狂吼:“火!用火把!烧它们!”
幸存的战士们如梦初醒,纷纷点燃随身携带的简易火把,挥舞着逼向巨蜥。
这些披着厚甲的怪物果然对火焰有着本能的畏惧,攻势顿时一滞。
战士们趁机用长矛捅刺它们相对柔软的腹部和眼睛,阿岩的“圣母之牙”也连连点射。
最终,在付出了三名战士生命的代价后,剩下的几头铁甲蜥带着伤,嘶鸣着退入了密林深处。
藏匿点一片狼藉,弥漫着血腥和焦糊味。
劫后余生的人们瘫倒在地,无声地哭泣。
石墩喘着粗气,看着牺牲同伴的遗体,拳头捏得咯咯作响。
阿岩狠狠啐了一口带血的唾沫,烦躁地踢开一块石头。
有人下意识地望向主母白云栖藏身的方向,那里只有沉默的藤蔓和阴影。
队伍里弥漫着一种无声的疑惑,但很快被更深的疲惫和悲伤淹没。
主母为何没有出手?
没人问出口,仿佛这疑问本身就不该存在。
墨衍依旧站在人群边缘,仿佛刚才那场血腥的厮杀与他毫无关系,只有那双深潭般的眼睛,扫过狼藉的战场,又投向密林深处,无人知晓他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