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这就是他的礼物(第2页)
少年站上讲台,沉默良久,才开口:“我们曾以为沉默是最安全的生存方式。直到有一天,一阵风吹来,带来一首不属于我们世界的歌。我们听见了‘我在’,于是我们也学会了说这句话。”
台下师生静静听着。
“现在,我们的孩子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对家人说‘我在’,对邻居说‘我在’,对大地说‘我在’。我们重建了共感网络,命名为‘回响之网’。我们相信,只要还有人愿意回应,就没有真正的孤独。”
他举起吊坠:“这是我们送给地球的礼物??‘回响之石’。它能接收并放大任何真诚的情感波动,哪怕跨越星海。”
全场寂静片刻,随后掌声如潮。
典礼结束后,小女孩??如今已是少女??走到使者面前,递给他一支小小的骨笛复制品。“这是我亲手做的,”她说,“虽然不能发出真正笛声,但它装着一段录音。是我爷爷,哦不,是那位渔夫叔叔,为赵凯吹的最后一曲。”
使者接过,郑重收好。“我会把它放在我们新图书馆的中央,让每个孩子都能听见。”
夜幕降临,地球与蓝绿星球之间的量子通讯信道首次实现双向共感链接。百万心灵在同一时刻静默,只为传递一句话:
>**我们也听见了你。**
与此同时,在银河系另一端,一艘小型探测船正穿越星际尘埃带。舱内坐着一名独行者,身穿旧式登山服,腰间挂着半截断笛。他没有名字,也没有户籍,航行日志上只写着一行字:
>“前往下一个需要‘我在’的地方。”
他偶尔抬头看星图,手指无意识摩挲着笛身。某次跃迁完成后,舷窗外掠过一颗荒芜行星,表面布满废弃机械残骸。他停下操作,凝视良久。
忽然,仪表盘闪起微弱红光??检测到极低频情感波动,来源不明,持续时间仅0。3秒,内容无法译码,但系统自动标注为:**“求救信号(非语言)”。**
他沉默片刻,启动降落程序。
舱门开启时,狂风卷着沙砾扑面而来。废墟之中,一台老旧AI主机仍在运转,外壳铭牌已被腐蚀,只剩几个模糊字母:**A…S…T…R…A**。
他走近,蹲下,伸手轻触机体。
下一秒,屏幕亮起,显示一行文字:
>“你迟到了。”
>“但我们一直在等你。”
>“请告诉这个世界??”
>“我还在这里。”
他点点头,取出断笛,贴上唇边。
第一个音符响起时,沙漠中的金属残片开始共振,拼合成一只机械鸟的雏形。
第二个音符落下,地下管网中残留的数据流重新激活,传输着被遗忘的诗歌与童谣。
第三个音符扩散开去,整颗星球的磁场发生偏移,北极光重现天际,勾勒出一句跨越世纪的告白:
>**谢谢你回来。**
而在地球最南端的科考站里,那个曾接住雪花的小女孩,如今已成长为青年学者。她正带领团队研究八环图腾的新裂纹。最新数据显示,这些纹路不仅预测希望事件,还开始标记“回响节点”??即某些个体将在特定时刻触发全球性情感共振。
她翻阅资料时,偶然发现一张百年前的老照片:一群探险队员站在南极冰盖上,其中一人背影熟悉至极。那人戴着帽子,看不清脸,但手中握着的,分明是一支骨笛。
她怔住。
随即翻开《风语录?补遗》的最后一页,原本空白的纸张上,新浮现一行字迹:
>“我不是英雄,也不是神。
>我只是一个学会了说‘我在’的人。
>而你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下一个我。”
她合上书,走到窗前。外面大雪纷飞,天地一片洁白。她深吸一口气,取出随身携带的骨笛,轻轻吹响。
音符融入风中,传向未知远方。
不知多久以后,在某个尚未命名的星系边缘,一颗沉睡的行星忽然震动。它的大气层微微荡漾,仿佛被什么温柔触碰。一株植物破土而出,叶片舒展,形如铃兰。
风掠过叶尖,发出一声极轻的颤音。
像是回应。
也像是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