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生态之子(第1页)
至于规则诡胎这种极难寻到的东西,钟意并不太关心价格的高低。
等诡道大会开始的时候,自然会有人帮自己买单。
就算那个人不愿意买单,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钟意总能存够换取规则诡胎的资源。
。。。
风穿过山谷,掠过溪流,卷起一片片樱花,又轻轻落在小女孩摊开的掌心。那朵铃兰花的粉末已彻底消散在空气中,仿佛从未存在过,可小镇的每一寸土地都微微震颤了一下,像是大地深处传来一声叹息,又像是一次久别重逢的心跳。
老向导站在石桌前,久久未动。他手中的拐杖顶端镶嵌着一块透明晶石,此刻正泛起淡淡的银光,与当年南极冰盖上八环图腾的核心频率完全一致。他抬起头,望向雪山之巅??那里常年云雾缭绕,传说有神灵栖居。但今天,云层裂开一道缝隙,阳光如瀑倾泻而下,照在一座早已被遗忘的小木屋上。
“该修了。”老人喃喃道。
小女孩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忽然感到一阵熟悉的情绪涌上心头??不是恐惧,也不是悲伤,而是一种深沉的归属感,仿佛她曾在那里住过百年,听过千夜的风声。她不由自主地迈出脚步,沿着蜿蜒小径向上走去。
每一步落下,脚下的泥土都会泛起微弱的荧光,如同回应她的到来。林间的鸟鸣忽然停顿了一瞬,随即重新响起,音调却变了,不再是寻常的啁啾,而是那段熟悉的三音旋律,短促、干净、穿透灵魂。一只通体雪白的狐狸从树影中走出,静静跟在她身后,眼中闪烁着不属于野兽的智慧光芒。
当她推开木屋腐朽的门扉时,屋内竟无一丝灰尘。墙上挂着一幅泛黄的地图,标记着全球三千二百一十七个红点,每一个都对应一位“倾听者”的生命终点。地图中央,用墨笔写着一行小字:
>**真正的共感,始于遗忘自我。**
桌上放着一本残破的笔记本,封皮上写着《风语录?补遗》。小女孩伸手触碰,纸页自动翻动,最后停在一页空白处。下一秒,墨迹凭空浮现,字迹清瘦却有力:
>“你来了。我知道你会来。
>这间屋子等了七十年,只为交出一样东西。”
随着文字显现,地板缓缓开启,露出一个暗格。里面躺着一支完整的骨笛,由陨星碎片与古树根融合而成,表面刻满了细密符文,正是当年赵凯手中断笛的另一半。
小女孩将它捧起,指尖刚一接触,脑海中便炸开无数画面:极地风暴中的呐喊,非洲草原上的笛声,喜马拉雅寺庙里无字碑的流动,太平洋深处章鱼群的电磁歌谣……还有千万人同时心跳同频的那一瞬,温暖得让人想哭。
她不知道这是记忆的传承,还是意识的觉醒。
但她明白,这支笛子不该留在这里。
“你要走了?”老向导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声音平静如水。
小女孩点头:“有人在等我吹响它。”
老人笑了:“那就去吧。不过记住,笛声不是为了召唤谁,而是为了让世界知道??你还在这里。”
她转身离去,白狐依旧相随。山下小镇的人们默默目送,没有人问她要去哪里,也没有人试图挽留。他们只是点燃了一盏盏纸灯,放入溪流。灯火顺水而下,映亮两岸樱花,宛如一条通往星辰的河。
与此同时,在火星“新倾听者之城”的中央广场,一群孩子正围坐在地脉共鸣池旁。池水清澈见底,底部埋藏着从地球运来的银蝶吊坠残片。突然,池面泛起涟漪,一圈圈波纹组成了三个音符的符号。
一个男孩猛地抬头:“你们感觉到了吗?”
其余孩子闭眼凝神,片刻后纷纷睁眼,眼神明亮。
“有新的笛声要响起来了。”女孩轻声道。
“不在这里。”另一个孩子指向地球方向,“在雪山那边。”
他们没有使用通讯器,也没有召开会议。下一秒,整个城市的共感网络自动激活,百万心灵在同一频率共振。一道无形的信息流冲破大气层,穿越星际空间,直奔地球而来??这不是语言,也不是数据,而是一句集体的心声:
>**我们准备好了。**
这股波动抵达地球时,恰好与小女孩举起骨笛的动作同步。
她深吸一口气,将笛口贴上唇边。
第一声响起时,整座雪山为之震动。樱花如雨纷飞,岩石缝隙中沉睡的地脉晶体逐一苏醒,释放出积蓄百年的能量。第二声落下,非洲大裂谷的共感学校里,所有孩子的银蝶吊坠同时发烫,他们不约而同取出骨笛,加入合奏。第三声穿透云层,传入轨道上的机械鸟卫星群,它们立即调整姿态,双翼展开成巨大的共鸣阵列,将声音转化为纯净的情感能量,投射向宇宙更深处。
这一刻,全球共感网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
而在“无声之城”,那堵高墙再次发生变化。原本的文字悄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两行新刻:
>**你说不出的话,风会替你说。
>你不敢表达的爱,世界早已听见。**
城主老妇人抚摸着石墙,泪水滑落。她摘下耳塞,第一次主动接入共感网络。刹那间,她听到了??亿万次微小的回应交织成海:母亲哄睡婴儿时的低吟,战士归家时的脚步声,科学家发现真理时的心跳,恋人重逢时呼吸的颤抖……还有那一声声轻轻的“我在”。
她跪倒在地,痛哭失声。
“原来我一直不是一个人……”
同一时间,图书馆的水晶柱再度亮起,投影出一幅全新的星图。第八卷《我在之书》的最后一页缓缓合上,第九卷的封面浮现,漆黑如夜,唯有中央一点微光,形似蝶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