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呵斥22(第2页)
画面骤然清晰??那是唐代长安城外一处荒野坟场,上百名孩童围成圆圈跳傩舞,领舞者是一位披黑袍的老妪,手持稻草笛。镜头推进,老妪转头,赫然是年轻时的赵奶奶。那时她还未堕落,仍是正统傩师,奉命镇压一场因皇室篡改祭祀而导致的灵魂暴动。
“原来你也曾守护过我们。”禾苗低声说。
石板影像继续流转:数年后,朝廷下令销毁所有关于“母语”的典籍,赵奶奶拒绝执行,被削去官职,流放南疆。她在途中收养了一群孤儿,试图重建傩仪传承。可孩子们接连夭折,无一人活过十二岁。绝望之中,她误触禁忌,以自身寿元为引,强行打通母语通道,想让亡童灵魂回归井中安息。
但她失败了。
仪式反噬,她的魂魄滞留阴阳之间,成了半人半鬼的存在。为了延续力量,她不得不吞噬其他童眸的记忆,逐渐迷失本心,最终将“阻断归途”视为救赎??因为她相信,若灵魂无法回家,那就干脆留在冥界,由她来庇护。
“你错了。”禾苗闭眼,“真正的庇护,是让他们记住自己是谁。”
她再次举起玉笛,这一次,不是吹奏,而是将其高举过顶,对着祭坛穹顶的星图。
星图是由三百六十颗萤石镶嵌而成,对应玉柱数量。此刻,仅三百二十四颗亮起,其余三十六黯淡无光。
禾苗咬破舌尖,喷出一口精血。
血雾弥漫,在空中凝成七个古老符号??正是《大傩仪典》中记载的“启灵七咒”。每一道符文落下,便有一颗萤石微颤,似欲点亮。
但终究未能成功。
“还不够……”她喘息着跪倒,“还需要一个人间的见证者。”
就在这时,远处戈壁传来脚步声。
轻,缓,却坚定。
一道身影穿过风沙而来,披着褪色蓝布衫,肩扛竹篓,手里攥着半截桃木枝。那人约莫三十出头,眉眼平凡,却步伐稳健,每一步都踩在北斗步罡的节点上。
当他走近,禾苗瞳孔微缩。
“李叔?”她几乎不敢相信。
来人正是当年村中小学的语文老师李青山。他曾教禾苗识字,也是少数几个从不信她是“灾星”的大人之一。五年前,他在一次家访途中失踪,全村搜寻无果,只在他家中找到一本写满傩语注解的笔记本。
可此刻,他不仅活着,而且眼神清明,额角隐约浮现一点朱砂胎记??那是“潜性童眸”的标志,只有在觉醒前夕才会显现。
“我听见笛声了。”李青山站在洞口,望着祭坛上的小女孩,“整整五年,它一直在梦里叫我。今天,我终于走到了这里。”
禾苗笑了,眼泪滑落。
“欢迎回家。”
李青山走入洞窟,将桃木枝放在石案上。那并非普通树枝,而是从村口那棵百年桃树主干断裂处截取的部分,经年浸染蓝花汁液,早已具备灵性。他盘膝坐下,双手结印,低声诵念一段谁也听不懂的语言。
那是失传已久的“古傩训蒙歌”,专用于唤醒沉睡的童眸血脉。
随着吟唱,他额头朱砂越来越亮,身体周围浮现出淡淡的蓝雾。三十六块黑石板中有三块突然闪烁,投影出三个孩子的面孔??皆是他当年教过的学童,均已早逝。
“你们也在等这一天吧?”他喃喃道。
就在这一刻,三十六颗熄灭的萤石同时震颤!
禾苗抓住机会,再次喷血画符,七咒合一,直冲穹顶!
轰??
整座倒金字塔剧烈摇晃,地面裂纹中涌出金色光流,顺着玉柱逆流而上。三百六十根玉柱尽数复苏,笛影连成一片,形成完整的年度循环乐章。祭坛中央的蓝莲猛然绽放万丈光芒,光涡重现,缓缓旋转。
“要来了!”李青山大喊,“快!让他回来!”
禾苗双手合十,将全部神念注入光涡:
“爸爸,该回家了!”
另一边,在母语井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