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洋人要笑掉大牙(第2页)
濠镜上的青楼也是他开办的,里面有数百汉女,很多都被染上洋人的梅毒,死了就扔到海里。
梅毒这种东西开始在广州传染,李叶荣可谓“功不可没”。
范礼安转头看着这个身穿中国丝绸长袍的李叶荣,皱眉道:“李先生要去说服朱寅?如果朱寅真的就在船上,他会见你吗?”
他不信朱寅这种人物,会被李叶荣这种人物说服。以朱寅的性格,如果知道李叶荣是个什么样的人,只会下令处决李叶荣。
李叶荣看到一群洋人都看着自己,忍不住有点受宠若惊了。他拱手说道:
“特使先生,如今整个南国汉人,都听到传闻,说朱寅是建文后裔。建文帝,是大明太祖的…”
范礼安打断道:“这个我知道,你只说重要的话。”很明显,这位教廷的特使、耶稣会的大人物,不喜欢李叶荣。
在他看来,这个中国人对自己的祖国和信仰缺乏忠诚,心中只有金银和利益,是一只迷途的羔羊。
此人看上去很尊敬教会,很尊敬教士,也会装模作样的来教堂做礼拜,可是此人又毫无虔诚之心,完全就是把教会当成生意工具。
李叶荣有点尴尬,咳嗽一声说道:
“朱寅既然是建文帝的后裔,那他最想要的当然是皇位了。但是,成祖一脉已经坐了两百年的江山,早就是正统了。朱寅真的当了皇帝,那也算篡位,肯定害怕天下人的非议,当然很在乎各国的看法。”
“我若是代表西洋各国,许诺将来各国承认他是大明皇帝,派遣使团来京朝贺,他一定喜出望外。中国历朝历代的帝王,都最爱脸面,喜欢万国来朝。朱寅想当大明皇帝,可他虽然是宗室,又注定会被非议,就会更加爱面子。”
李叶荣的语气中,透着满满的自信。他肯定,朱寅对于洋人承认帝位、遣使朝贺的事情,一定求之不得。
嗯?范礼安闻言,不禁神色一动,对李叶荣的态度顿时好了一些,“这的确是个好主意!李先生有心了。看来,最了解中国人的,还是你们自己啊。”
范礼安觉得,虽然他被称为“东方通”,可是这种办法他还是想不出来。
议长卡尔瓦略也高兴起来,“这似乎的确是个美妙的主意!没错,中国的帝王们很爱面子。李,我觉得你能说服朱寅。”
李叶荣受到鼓励,顿时更加得意,笑道:
“朱寅只要一高兴,我就可以代表各国,请求他收回成命,让我们继续占有濠镜。等到半年之后,西洋联军大举东来,我们就不怕他了。”
“说白了,就是用承认他帝位、遣使朝贺为诱饵,骗取他半年时间。”
犹太籍的大商人门多萨笑道:“傲慢自大、自命不凡的中国帝王,往往会被骗子耍的团团转……哦不,李,我不是说你是骗子…”
李叶荣笑道:“只要能欺骗朱寅,保住我们的濠镜,我宁愿自己是个骗子。”
范礼安点头道:“好吧李,那就祝你好运了,我们以耶稣会、印度总督、葡萄牙国、西班牙国的名义,委托你为和平大使,去明军的战船上,和朱寅谈判——”
“李,我们的要求很简单。濠镜仍然交给我们,每年的租金可以增加一倍。请他废止收回濠镜的命令。”
“若他提出其他条件,只要能保住濠镜,代价不大,你就可以答应他。好了,现在说说你自己的条件了,我们尽量满足你。”
他很清楚,李叶荣之所以自告奋勇的主动去说服朱寅,当然是想趁机捞好处。
果然,李叶荣笑道:“特使先生真是爽快。那我就直接说了。我希望到时联军占领广东、福建之后,委任我为广州知府。”
范礼安心中鄙夷,脸上笑道:“李,你是个中国人,为何如此盼望联军攻占广东福建呢?”
李叶荣正色道:“特使先生,我本来是个读书人,我的才华不比那些官老爷差。可是我考了几次,都没有考中举人,一辈子都没有做官的机会,这公平吗?这样的朝廷,我为何要在意?大明已经两百多年,是该改朝换代了。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都能建国称帝,为何西洋人不行?一样可以。”
范礼安点点头,又问:“那么,你为何相信,联军一定能成功呢?大明可是世界强国。”
李叶荣回答:“大明虽大,可现在已经分裂为三家了。北明,南明,还有一个西明,朱家自己人互相残杀,这还有希望吗?”
“中国有句话,叫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盛极必衰。大明一统天下两百多年,这就是合已久、盛已久。那么接下来就是衰落、内乱,大明不可能再复兴了。就像人老了不可能返老还童一样。”
“朱寅是权臣,泰昌帝当然恨他,大臣们也恨他,僧人们恨他,这是内忧。南明南有缅甸,北有北明,这是外患。如此内忧外患,风雨飘摇,还能抵抗火器犀利的几万联军?要说火枪火炮,谁有西洋强?”
“李。”利玛窦忽然说话了,“我个人觉得,你可能低估了朱寅。我之前在肇庆,听到很多汉人,尤其是普通的汉人,都在称赞朱寅,说他是圣人,是现世神灵。他在民间,拥有很高的威望。这样的英雄强者,难道是轻易失败的吗?”
“利玛窦先生。”李叶荣摇头,“你还是不熟悉中国的历史。自古以来,中国有很多厉害的强人,都曾经不可一世,却因为骄傲自满而失败了。比如项羽、王莽、孙策、冉闵、苻坚、拓跋焘、尔朱荣、宇文护、杨广、陈友谅,他们说败就败,说死就死了,这有什么奇怪?”
利玛窦蓝眸微眯,对李叶荣的话不以为然。他这几年一直在南方各地传教,很多次都听说过朱寅,甚至见过朱寅的神童庙,香火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