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4章 上架感言 等待判决最好缓期(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如果本书上架后继续写的话,大家最终会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我的处理,不会雷人,更不是毒点,也不玄幻。

个別读者,吐槽我水文。

理由是我写日常。

哥,那真不是水文,那是日常啊。日常本就是本书一个看点。

你以为日常好写?

那些都是歷史细节,都是有来歷的,不是胡编乱造。

有时候写一段,比写纯粹的故事情节,废力多了。

写个南京城,连当时的街道都要查的。

每一个称呼,都有歷史依据。

本书参考了很多书籍,比如《三言两拍》、《某某梅》(刪减般)、《万历野获编》、《夜航船》、《满洲实录》、《满语研究》、《满族风俗志》等等。

就连查的资料,都和別人不同。

有人写明文,直接查实录,查列传。主角出场就是皇帝或者王孙公子,然后直接照著实录、列传中的大事件,开写。

时间线都是实录。

这种写法,的確很轻鬆。

史料也很好查,故事也是现成的,直接化用歷史事件就行。

可是我的写法,就是在跪钉板,自找苦吃。

《葬元》就是自找苦吃,这本又是。

偏不肯蹭热点,隨大流,偏不肯氪金,哪怕一毛钱。

真就是冷门设定,冷门题材,似乎进入冷宫也不冤枉?

但要说本书的乾货,我相信不差那些当红派。

个別读者说,不要科普。

哥,歷史文一点都不科普,那叫歷史文?

趣味性的科普,是歷史网文的责任,也是看点啊。

科普元素完全去掉,那还不如写架空。

比如,我不科普县衙,难道所有人都能了解明朝的县衙运作?都能知道当时的口语称呼?

不科普,所有人都能知道女真社会,耶穌会?

个別读者还闹笑话,说不应该称呼將领为“麾下”,而是应该称呼“大人”,建议我改过来。

我不改,还继续发帖,说我不对。

个別人,说我写的女频文,不该发男频。

张口就来,老论调了。希望我滚回女频。

喷子之中,往往还是作者帐號。

还有个別读者,从我写西班牙的情报入侵开始,就让我不要写偽史。

说我耸人听闻。

拜託,我既然写,能不查资料?真以为我是民科写书?利玛竇没有被偽造的信,我都查阅过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