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 夜色中的考量(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高三不易,学生不易,老师……又何尝容易?肩上扛着五十多个孩子的未来和几十个家庭的期望,恨不能把自己掰成几瓣用,身后还有自己需要呵护的、同样依赖着她的小家。

另一边,沈心澜挂了和梁老师的电话,却没有立刻起身,依旧坐在客厅那张柔软的布艺沙发里,指尖无意识地轻敲着扶手,若有所思。

她对丁一这个女孩,生出了更多的好奇。看似古井无波、平淡青涩的外表下,究竟藏着怎样一个敏感、骄傲而倔强的灵魂?她的音乐天赋,她的沉默寡言,以及那份与年龄不符的、小心翼翼的“懂事”,担心自己无法交差的笨拙善良,都像一个个谜团,吸引着沈心澜想去更深地了解她背后的故事。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她见过各式各样的人,但丁一那种混合着才华与坚韧的气质,她的歌声里有故事,依然让她印象深刻。

半晌,她才关了客厅的主灯,只留一盏暖黄的壁灯,走向卧室。

她现在住的这套公寓是工作后租的,离她工作的心理咨询中心不远,交通便利,小区环境安静安全。

当初选择这里时主要是考虑通勤方便,现在看来,离九中也不远,倒是个明智的选择。

研究生毕业后,她拒绝了母亲提出资助她开个人工作室的建议,选择先进入一家成熟的心理咨询中心工作。

父母虽然始终对她未能从医抱有遗憾,但到底心疼女儿,见她坚持,母亲于婉华还是私下说过,如果觉得辛苦或者想自己创业,家里可以支持。

但沈心澜很清楚,心理咨询这一行,经验和对人性的洞察远比一纸文凭和一间漂亮的办公室重要。

她觉得自己需要更多的沉淀和积累,过早拥有完全自主的执业空间,既是对来访者的不负责,也是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不负责。

所以在征得中心同意后,她报名参加了省里组织的“阳光心灵”进校园公益活动,希望能接触到更广泛的群体,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锻炼。

九中,是她的第一站。

而丁一,则是她在这第一站遇到的第一个,也是目前为止最让她想深入探究的“案例”,或者说,一个人。

洗漱完毕躺到床上,手机屏幕亮起,是一条新的微信消息。

来自读书时的好友兼室友苏雯,现在在上海一家外资心理咨询机构做得风生水起。

对方再次向她发出邀请,希望她能去上海,一起合伙开一家专注于青少年和女性群体的心理咨询工作室。

苏雯看好她的专业功底、共情能力以及亲和力,曾在邮件和长消息里详细描绘了上海的市场前景、她们的优势以及未来蓝图,认为她们强强联手,一定能在这个领域做出一番耀眼的事业。

沈心澜点开对话框,看着那条充满了诱惑力、雄心壮志和伙伴情谊的长消息,屏幕的光映在她沉静的眸子里,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上海,更大的平台,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更前沿的理念,以及志同道合好友的召唤,确实颇具吸引力。

那里有更广阔的天地,或许也能让她更快地摆脱父母身边那种无形的期望压力。

但她纤细的手指在屏幕上停留了片刻,最终还是缓缓敲下了回复:【雯雯,谢谢你,再次收到你这么详尽的规划和邀请,真的很开心,也很感动,特别心动。但我认真想过了,目前暂时还没有离开这里的打算。手上刚接的项目,我想有始有终地做好。而且,我觉得自己还需要再多积累一些沉淀。真心祝你那边一切顺利,等你回来我们再聚!】

发送成功。

她将手机放到床头柜上,望着天花板上朦胧的光影。

未来的路还很长,她并不急于一时做出改变。

至少目前,她觉得留在这里,做好手头上的工作,或许……是一件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

夜色渐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角落,怀揣着各自的心事、责任、迷茫与小小的坚持,缓缓沉入梦乡。

第六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