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第1页)
白知县子侄白敬武当街纵马伤人致死,收关牢狱。
而白知县徇私枉法,治家不严,如今因有百姓状告别的罪行,更是罪加一等。
沈觉茗审问白知县,忙到天黑,只匆匆用了几口饭,就拿起让人从胡家夫妻那里讨来的陈情信看。
今年是对部分州县的审核年,她作为按察司佥事,负责对下进行巡查、纠察,而后再将所见所闻上报给吏部,由吏部对其考核。
昨日她刚到遥定,白知县就设宴奏请,沈觉茗匆匆坐了会儿便感到不自在,早早地回去歇息了。
今日白知县就给了她好大一个惊喜!
沈觉茗平生最恨这等枉法取私之人。
她是寒门出身,家境贫寒,年少时亦曾遇到不少不公。所以在按察司做事后,凡是轮到她下巡州县官,沈觉茗一旦发现,绝不放过这些为非作歹的恶官。
她为官多年,今日在县丞大开方便之门下击鼓鸣冤到她面前的胡家夫妇不是第一个,但今日递到她面前的陈情信,又或者可以称之为状纸,却是沈觉茗第一次见。
陈情信用词浅白,条理清晰,没有悲情渲染,只论事实证据,法理之骨俨然尽在其中。
开头定性,寥寥几句直击要害。而后又用冷静理智的语气将时间、地点、人物写出,并列上人证、物证、验尸报告,证据链条完备。随后引用律法直指凶手之过,最后又提及知县这种败坏朝廷纲纪之举,有违朝廷声誉。
篇幅不长,却环环相扣,由浅及深,十分严密。
沈觉茗想,写这封陈情信的人,一定对律法有极深的钻研和见解。
她顿时萌生出一种想见见此人的想法。
-
闻尘青不知有人凭借一封陈情信想认识她一下。她坐在马车上,掀起帘子感受着微风拂面,心情十分好。
刚穿来那几天,她因为生病每天也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做,就让银杏抱来了本朝的各种律法,一旦闲下来就翻着看看,后来学习间隙也常读一读,权当在读课外读物了。
没曾想没过多久就派上了用场。
穿越前闻尘青曾经上过一门选修课,期末考试的内容就是写一篇古代律法条文或司法程序相关的论文,为此闻尘青特意去研读过。
她没有写过古代的状纸,所以在决心帮胡家夫妻时,向陈娘子他们打听了白知县的风评,又匆匆去书铺买了一本教人写状纸的模板书,读完后提炼出它的基本格式和套路。
下笔前,闻尘青也踌躇过,最后还是摒弃了那些悲情渲染类的话语,选择平铺直叙地论述。
幸好,她成功了。
想到胡家夫妻那混杂着喜悦与释然的泪水,闻尘青撑着脸望向外面,沿路的春色在她眼中绽放,她抿着的唇高高翘起。
到了地方后,她步履轻盈地迈入别院。
阿衿笑吟吟地迎上来,“发生了何事?阿青这么高兴。”
这幅在门口迎人的样子让闻尘青心中一暖。
她摸摸唇角,讶异道:“我笑了吗?”
阿衿抿笑摇头,“你自然看不到你现在的样子。你的眼睛亮极了,比天上的星子还要夺目。”
闻尘青被夸的手指蜷缩:“阿衿,我发现你现在好会讲话。”
银杏在旁兴奋地说:“阿衿,你简直不知道小姐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