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所谓战略物资(第2页)
苏小雅咬著嘴唇说:“要是今年能搬进去住就安逸了。”
“能啊,我问了陈建国,他说墙面刷了白灰后,乾的很快,敞十天半月就可以搬进去住。”汪承平笑吟吟道。
主要是运气好,最近天气暖和,吹的风比较乾燥,房子不用等那么久。
因为只刷白灰,所以也不存在什么甲醛之类的东西,只要屋內乾燥了,就可以入住。
苏小雅闻言,大喜过望:“真的?”
“嗯,腊月十五之前,咱们肯定能搬到新家住。”汪承平肯定道。
苏小雅喜不自禁,心里美滋滋想著搬家后,日子多么清净自在。
回过神来,她小声问:“公公婆婆要不要一起搬过去?”
“会,爸妈聪明著呢,有宽敞房子住,谁愿意挤在这逼仄的老房子里?”汪承平轻轻点头。
顿了顿,他继续道:“再说了,爸妈一起搬过去,家里也热闹些,一些家务活有他们帮衬,咱们会轻鬆不少。”
“我巴不得他们跟著一起去。”苏小雅点头浅笑道。
许多姑娘找婆家,都很看重有没有公公婆婆,虽然婆媳关係比较难搞,但有父母帮衬,做什么事压力都会小很多。
中午吃过饭后,汪承平出门,继续去新房子那边盯著。
房子就等上樑,工人们忙著修建洗衣台、水井、猪圈、鸡圈、院坝、厕所啥的,忙而不乱。
別说,七间房一字排开,房间很大,看上去確实气派,关键窗户大,不像別人家房子的窗户长宽都只一米出头。
许多人看过后都说窗户建的大好看,通风光线好。
村里人喜欢跟风,听说江永祥家就打算重新换窗户,换成大的,也要安装玻璃。
院坝修整的比较宽敞,有十六米宽,近四十米长,和汪承平之前想的一样,把两侧银杏果树和枸杞树圈住了。
建房子的地方本来就是山脚下的荒坡,不长庄稼,哪怕场地搞的非常宽敞,也没人说啥。
而且这地方紧邻著进生產队的公路,院坝接过去,今后车辆可以直接开到家,出行非常方便。
下午三点多钟,汪承平和陈建国坐在银杏树下抽菸閒聊。
这时曹达强骑著自行车来,火急火燎道:“承东,江湖救急!”
“啥事儿?”汪承平愣了下,连忙问。
曹达强把车架好,看了陈建国一眼,然后说:“边上聊。”
两人来到人少的地方,曹达强也没兜圈子,直言道:
“荣盛农贸市场要改制,我想当市场经理,你卖我些茶叶,我拿去送礼。”
“不是,你干嘛总惦记我这点儿茶叶?”汪承平无语道。
曹达强拱手笑道:“帮帮忙,这事儿竞爭很大,別的礼物我倒好搞,但缺少出奇制胜的东西,只能来求你。”
“不是不帮你,而是帮了你,开了这个口子,老沈他们闻著味儿就来了,你不是让我为难吗?”汪承平皱眉道。
曹达强深吸口气,咬牙道:“这样,你不是在建房子吗?院坝和室內的地面需要处理吧?”
“这事儿交给我,我提供水泥、碎石和工人,把事办漂漂亮亮的,你给我两斤茶叶就行。”
汪承平有些心动,沉吟道:
“最多一斤,多了没有。”
曹达强要两斤,汪承平却不干了。
所谓战略物资,自然不能像普通商品一样交易,主打人无我有。
拉扯几次后,曹达强只能答应,生怕再掰扯下去,汪承平改变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