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眼所见方知实情(第2页)
她越说声音越小,底气明显不足。
李明华不为所动,下一步提议更是出乎柳依依意料:
“既如此,你母亲现居何处?
带我前去探望病人。
亲眼所见,方知实情。”
她上前一步,姿态明确地表示立刻就要动身。
“啊?不……不必劳烦女侠了!”柳依依惊得后退了一小步,慌忙摆手,脸上的血色褪得一干二净。
“家母……家母病重,形容枯槁,不便见客,而且……而且我们那住处实在简陋腌臜,又是在城西最……最杂乱的后巷里,实在不敢污了女侠的眼……”
她语无伦次地找着借口,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无妨。”李明华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一种迫人的气势,“确认病情,方能设法。
若病况确凿危急,我可设法寻药,或资助部分银钱购药;若有虚言……”
她顿了顿,虽未明说后果,但那清冷的目光直透人心,其中蕴含的凛然警示已让柳依依不寒而栗,后面的话不言自明。
柳依依彻底慌了神。
她精心准备的眼泪和说辞在李明华冷静如冰的层层盘问和实证要求下,土崩瓦解。
她哪里敢真带李明华回去?
她母亲确实偶感风寒身体不适,但离“非血竭不可”、“熬不过冬”还差得远。
这不过是她绞尽脑汁想出来、能再次接近李明华,甚至唤起她一丝怜悯旧情的借口罢了。
看着李明华那毫无破绽、如同审视公案般的脸庞,柳依依心底的绝望和恐慌如潮水般涌上。
“女侠……您……您是不信依依吗?”柳依依声音发颤。
她只能再次祭出眼泪攻势,试图以情动人,泪水汹涌而下,带着孤注一掷的悲哀,“依依若有半句虚言,愿遭天谴……”
“我信证据。”李明华的回答冷酷得像块千年的寒石,没有丝毫动摇。
她甚至感觉到袖中唐晓宁给她的那个装着月钱的小荷包似乎微微发烫,提醒着她院中那个翘首以盼、满心担忧的身影。
眼前柳依依的纠缠,让她心底的不耐和归意瞬间升腾。
“若无他事,我便回了。”李明华利落地一拱手,作势便要转身,动作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女侠留步!”柳依依见这最后一招也全然无效,心中那根弦彻底崩断。
她也顾不得矜持和算计,冲口而出,声音尖利略带破音:
“依依……依依对女侠之心,天地可鉴!并非仅仅为了药材!
依依只是……只是寻个由头,想再见女侠一面!
自从离开唐府,依依日夜思念,魂牵梦萦,只求能常伴女侠左右,哪怕为奴为婢,端茶倒水,也心甘情愿!求女侠怜……”
她一边哭喊着,一边情急之下竟伸出手,企图抓住李明华的衣袖一角。
李明华在她手指即将碰到衣料的瞬间,如同避开污秽般,身形微动,已然不着痕迹地后退半步,衣袖纹丝未动。
柳依依的手抓了个空,僵在半空中,显得无比尴尬和绝望。